本報記者 郝飛
近年來,江蘇沭陽農商銀行堅持金融為民服務理念,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斷加大信貸支農助農力度,解決農業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截至今年8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336.58億元,比年初增加19.72億元。
“沭陽農商銀行經常來我們村里宣傳,咱們老百姓遇到資金難題,就會找沭陽農商銀行,很貼心。”談到沭陽農商銀行信貸支持,沭陽縣錢集鎮東營村村民嚴春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嚴春來是返鄉創業人員,依托東營村現有稻蝦混養土地,目前共種植500多畝水稻。
嚴春來種植的水稻中,有100多畝是今年新試種的“越光”水稻。“越光”水稻產出的大米口感香糯、柔軟,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都很高。
因實施稻蝦混養,并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嚴春來的流動資金占用較大。如何解決資金難題?嚴春來想到經常來村里辦業務的沭陽農商銀行。
了解到嚴春來的情況后,沭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立即上門實地考察,為嚴春來發放貸款100萬元。
為守護住百姓“糧袋子”,沭陽農商銀行針對農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圍繞擔保方式、利率、額度等因素分類施策,精準制定授信方案,用“真金白銀”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靜山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作為長期扎根鄉村地區的金融機構,農商銀行應從如下幾方面加大信貸支農力度:一是主動對接農業產業項目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把握其融資需求,提供定制化信貸產品,滿足農業發展多元化資金需求。二是適當優化辦貸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信貸服務便捷性和時效性。三是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主動對接農業農村部門,獲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單,了解其金融服務需求,并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
沭陽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定時定點到各村開展駐點辦公,深入鄉村走訪調研,積極對接農戶資金需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將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通訊員胡玲玲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