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陳文瑜 連均東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寫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廣東大埔農商銀行以構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為抓手,創新服務模式、下沉服務重心、暢通融資渠道,為縣域“百千萬工程”實施注入強勁動能。
截至目前,該行累計走訪并錄入“粵信服”平臺企業718戶,對清單內小微主體授信188戶、金額1.78億元,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200BP,用實際行動提振小微企業發展信心。
構建“1+1+2+N”服務新體系
鋪就普惠金融發展路
為確保工作落實落細,大埔農商銀行以機制創新解題,構建“1+1+2+N”立體化服務架構,為小微企業融資架設“四梁八柱”。
一套實施方案定航向。該行結合實際印發《推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和責任分工文件,明確工作責任,強化政策保障,前中后臺協同發力。
一套專班機制強動能。該行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由總行黨委書記掛帥,領導班子成員督導,普惠金融部統籌推進,構建“總行+支行”上下聯動服務網絡。
兩個工作清單蓄活水。該行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收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動態建立詳細“申報清單”,同時聯動政府、行業協會篩選優質企業,形成“推薦清單”,實現需求精準畫像、服務靶向供給。
N項配套舉措提質效。該行制定《走訪操作手冊》規范走訪流程,印制一萬冊《信貸產品匯編》列出各類信貸產品,并發放至各服務網點,無縫對接“粵信服”平臺,促進政銀企數據互通。
該行還將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的工作情況納入各機構考核體系,激發全員動能。
架起銀企“連心橋”
精準滴灌解融資之渴
大埔農商銀行以落實協調工作機制為契機,結合“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工作和2025年“開門紅”行動,做到真走訪、真對接、真服務,讓政策紅利直達小微企業。
一是全面走訪強對接。該行由“一把手”帶頭,領導班子分片包干掛點督導,主動對接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深入商圈園區、社區鄉村、產業一線,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宣傳惠企助企政策,面對面摸排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目標清單內小微企業對接率達到100%。
二是“三問三策”破難題。該行創新開展“問經營情況、問發展計劃、問資金需求”的“三問”調研,配套“量身訂造融資方案、短平快貸款審批、優惠利率+綜合服務”的“三策”響應機制。活動以來,該行累計為縣域小微主體授信超6400戶、投放貸款超15億元,每3戶小微企業中就有一戶享受大埔農商銀行的融資服務,真正實現“服務零距離、融資不斷檔”。
三是互通互聯實建檔。該行依托“粵信服”平臺和行內CRM系統為小微企業建檔,保障政銀企互通互聯,信息分享高效暢通,做好建檔授信用信數據監測和后續跟蹤服務。目前,累計建立企業融資檔案718份。
暢通融資“快車道”
金融活水潤達企業心田
聚焦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融資特點,大埔農商銀行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
一是織密服務網絡。該行在全縣各鄉鎮設立21個“普惠金融服務點”,每個點配備2名以上專職客戶經理“一對一”服務;建立小微企業融資快速審批“綠色通道”,對名單客戶做到“能貸盡貸、應貸快貸”。
二是創新產品矩陣。該行找準行業需求點和切入點,針對初創型、成長型、成熟型企業的差異化金融需求,持續推出超20款信貸產品,還新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不斷提升金融產品的適配性。
三是科技賦能業務。該行依托新上線的信貸系統4.0,推廣無紙化線上申貸,集合“小微易”“惠民貸”等辦貸工具或產品,小微企業經營主可通過手機銀行完成全部貸款流程,實現精準直達,線上業務轉化率突破90%,審批時效壓縮至最快1小時。
四是落實減費降利。該行將無還本續貸嵌入協調工作機制,綜合運用合理調整還款方式、靈活設置還款期限等方式,為100戶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以“真金白銀”守護小微企業行穩致遠。
大埔農商銀行將錨定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設,持續走訪對接,以服務網絡再延伸、產品體系再優化、服務效能再提速,讓金融活水流到小微企業這個“神經末梢”,護航縣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