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近年來,山西廣靈農商銀行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優勢以及自身資源稟賦,強化金融服務功能,聚焦特色化經營,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廣靈縣巧娘宮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是廣靈農商銀行信貸重點支持的一家以手工編織為主業的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創始人劉金萍通過將傳統柳編和現代創意元素相結合,不僅發展了原有柳編技藝,還推出形式多樣的現代工藝品。
劉金萍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來,廣靈農商銀行先后累計投放1000余萬元助其發展壯大,員工由建社之初的130人發展到1085人,員工人均月收入達15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在全縣9個鄉鎮18個村分別建立手工編織基地和車間,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還遠銷英國、日本、泰國等國家。
廣靈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該行立足支農支小定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創新信貸模式,豐富信貸產品,信貸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民營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相繼推出“非遺傳承貸”“綠色貸”“農擔貸”“公薪貸”“幫幫貸”等系列惠農信貸產品。
為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廣靈農商銀行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促進多種形式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作為信貸轉型的方向,尋找著力點和突破點,與山西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簽訂擔保協議,并于2024年3月份推出“農擔貸”信貸產品,賦能縣域新型農業主體。
廣靈農商銀行緊緊握住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傾力支持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信貸支持綠色產業、特色產業、“居家經濟”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貸”動更多就業。通過建立健全服務機制、科技賦能,持續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支持力度,特別是強化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截至目前,累計投放專項“綠色貸”1億余元支持再生金屬特色專業鎮發展。
廣靈農商銀行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在頂層設計、機制保障、戰略傳導、資源配置、組織推動等方面增強服務鄉村振興合力。確定鄉村振興發展目標,制定路線圖和責任清單,確保政策、產品、渠道、綜合金融服務等工作在全轄機構推廣落地。同時,堅持把整村授信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全轄所有鄉鎮開展整村授信,致力實現信用村、信用戶全覆蓋,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最后一公里”。
(通訊員趙多獻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