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近日,遼寧大連良運集團糧油購銷有限公司與某大型大豆加工廠在大商所場外平臺達成多筆進口非轉基因大豆基差交易,涉及現貨近2000噸,成交價格為大商所豆一2207合約價格加基差。
本次交易,在大商所場外平臺首次實現了進口非轉基因大豆依據國內期貨定價,對進一步推廣和普及非轉基因大豆基差交易、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價格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基差定價在進口轉基因大豆等油脂油料領域已經非常成熟。但在進口非轉基因大豆貿易中,由于產地貿易和定價習慣等原因,基差定價尚未普及。
近年來,隨著我國企業在國外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和貿易規模的提升,以及國際貿易形勢的錯綜復雜,大豆價格波動幅度加大,相關風險管理和購銷渠道需求不斷增加,利用國內期貨價格開展非轉基因大豆基差交易呼聲也越來越高。
大商所圍繞助力油脂油料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拓展場外市場服務,圍繞大豆品種先后上線商品互換、基差交易、標準倉單和非標倉單交易等業務,近70家糧食品種龍頭企業成為場外會員,營造互相增信的良好氛圍。
本次進口非轉基因大豆期貨定價的實現,是大商所持續推動期貨與現貨結合、建設行業生態圈的又一實際成果。
參與該筆基差交易的大豆加工廠相關人士表示,大商所場外平臺緩解了線下基差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等難題,通過打造新型商品遠期交易系統,提升了現貨交易效率。基差交易業務提升了糧食企業對價格風險的主動管理能力,擴大了采銷渠道,緩解了糧食產業上下游定價矛盾,有利于產業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通過進口非轉基因大豆場外交易,將期貨與現貨、境內與境外有效連通,更加貼合了大豆貿易流向和消費結構發展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大商所場外平臺運行規范,公信力強,且持續探索場內外協同發展新模式,具有天然優勢,將為進口非轉基因大豆提供良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及現貨購銷路徑。
良運集團副總裁楊傳輝表示,在進口非轉基因大豆貿易中推廣期貨定價,有利于形成公開透明的“中國價格”,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和貿易規模的增加,良運集團也在持續探索利用好創新型工具,大商所場外平臺將成為公司拓展大豆現貨貿易的重要平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