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郝飛)日前,在2022京東云產業融合新品發布系列-金融科技專場新品發布會上,京東云首次發布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
該平臺作為生物資產第三方監管和金融服務平臺,聚焦生產、流通、服務等農業供應鏈環節,融合AI、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和IoT物聯平臺等領先技術,打通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和農戶信息渠道,實現了種植、養殖場景數字化,有效破解“三農”的融資難題。
京東科技農業金融科技部解決方案與產品部負責人趙婕在發布會上表示,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發揮著兩大作用,一是將生物資產以及種植、養殖過程數字化,實現生物資產的“數字孿生”:二是通過“翻譯”將生產語言轉化為金融語言、把生產數據轉化為金融機構關心的指標,為生產數據賦予金融價值。“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有效幫助農戶降低融資準入門檻,幫助金融機構降低信貸風險。”
“三農”融資不再難
目前,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已經在牛只、肉蛋禽、生豬養殖以及種植等多場景落地應用。
比如在牛只智能監管方面,菏澤恒昌牧場養殖戶王玉合已借助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獲得了當地銀行發放的175萬元貸款,這也是王玉合第一次憑借“肉牛活體資產”獲得金融服務。當地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視頻設備以及智能耳標解決方案,平臺可7x24小時實時采集每只牛的動態數據,監控并記錄牛只從入欄到出欄全生命周期的成長信息,同步上傳區塊鏈存證的信息也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不可篡改性及唯一性。
有了這些金融科技元素的加持,養殖戶、養殖企業可能出現的信貸風險被進一步釋放,銀行便可以放心地為他們發放貸款了。
趙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可以更多地撬動銀行信貸資金,讓銀行愿意為農戶放款。比如:恒豐銀行推出的好牛快貸產品,運用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提供的牛耳標,再加上視頻設備,就可以7×24小時監控每頭牛的全生命周期。
金融機構可以實時監控到牛只的情況,在欄情況、健康情況、生長情況,把相關數據上傳到區塊鏈平臺進行存證,相關方將牛耳標數據進行可信的驗證,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不可篡改性和唯一性,使活體的資產抵押和監管具有了可行性。
生物資產監管全面緩釋銀行信貸風險
近年來,為助力“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國家出臺專門貸款政策支持農村養殖,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農業養殖貸款的支持力度。
對于銀行發放養殖貸款,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也可提供技術、方案等服務和能力支持,有效幫助解決涉農企業、養殖戶無擔保抵押的融資難點以及金融機構養殖貸放貸安全問題,探索一條養殖產業融資監管和風險防控新路子。
在肉蛋禽智能監管方面,以IoT為核心基礎方案打造的一體化智能養雞場,涵蓋智能監控數據采集、智能控制保障、多平臺信息展示等,并且可以完成數據分析、養殖曲線分析、資產價值分析。比如:山東海鼎滕州養殖場年出欄400萬羽白羽肉雞,通過安裝“京魚座”環控設備組件,監控養殖場內各項環境數據,為金融機構信貸決策提供了有效支撐。
“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的作用是將生物資產數字化,將生產語言轉化為金融語言,將監管服務嵌入金融產品,致力于為農林牧漁全品類的生物資產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趙婕在發布會上強調:“這是一個開放、協同的平臺,將協同金融機構、生態合作伙伴推動實現農業資產‘家財萬貫、帶毛全算’,助力鄉村振興。”
在農村金融領域,京東云不僅創新研發了京東生物資產監管平臺,而且將觸角延展到農業供應鏈的全鏈條。
據了解,農業金融科技是京東在參與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的一環。農業行業周期長、毛利低、品類復雜,生產要素數字化程度低,這導致了在金融服務中比較難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所以提升科技化的手段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京東在產業鏈和技術方面的積累能比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農業行業的體量足夠大,如果從長期價值的角度考慮,把生產語言通過數字化轉化為金融語言,可以解決農業行業各方參與者的金融服務痛點,是可以同時具備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模式。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