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為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進一步走深走實,繼去年完成48項“辦實事”清單后,大商所于今年4月進一步面向全體會員單位開展了意見建議征集工作,緊盯市場“急難愁盼”問題,挖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努力提升市場運行質量,用心、用情、用力回應市場訴求,與會員單位合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本次意見建議征集工作聚焦“市場發展、監管履職、交流服務”三個主題。
截至目前,81家會員單位共提出461條意見建議,經過梳理匯總、歸納去重,最終形成12大類共127條意見建議。
大商所黨委對此次意見建議征集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責任部門,要求具體負責人就意見建議逐條與相關會員單位進行一對一溝通,并組織多輪總經理專題會就反饋意見和落實措施進行逐條討論。同時,制定落實方案和推進時間表,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切實把“送上門”的市場服務工作做好。
品種工具創新方面
針對各會員集中提到的加快新品種上市、拓寬服務實體經濟覆蓋面的意見建議,大商所將在扎實做好市場調研、科學設計合約規則的基礎上,多措并舉推進豆一、豆二和豆油期權上市,推進集裝箱運力、干辣椒、再生鋼鐵原料、純苯、硫磺、乙醇等期貨品種上市及東北亞原油、茶油、原木、冰醋酸、石油焦等期貨品種研發,拓展已上市期貨品種均價結算現金合約,加快溫度指數等指數衍生品研發,豐富產品工具體系。
在此過程中,大商所將同產業企業、會員單位開展深入合作,并通過聯合調研、市場座談會、論證會等多種形式確保合約規則設計緊密貼合市場需求。
合約規則和交割布局優化方面
今年4月,大商所對焦煤期貨交割質量標準進行修改并調整交割區域升貼水;5月,大商所調整了生豬期貨交割區域升貼水。
在“一品一策”方針下,大商所將繼續順應現貨市場變化,在塑料、焦煤等更多品種上推廣集團化交割,完成膠合板合約規則優化方案,研究調整玉米交割質量標準的可行性,研究推進鐵礦石車板交割制度,為交割庫和產業企業提供更便利和優質的服務。
針對部分產業企業通過相關會員咨詢申請交割庫相關事宜,大商所已與相關企業進行面對面溝通,在生豬、雞蛋、玉米、豆粕、豆油等品種的交割區域內,特別是仍未設交割庫的交割區域,推進具備條件的企業設立交割庫。
技術系統升級方面
針對會員單位對交易系統、電子倉單系統、會員服務系統等方面提出的優化建議,大商所將圍繞“數字大商所”建設目標,在新一代技術系統開發升級過程中予以充分考慮,通過持續推進流程優化和清算、監查、交割、場外等核心業務系統升級,不斷滿足市場使用體驗。
此外,大商所還將在今年上線會服7.0系統,對內對外統一門戶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之中,相關系統升級及上線后,將大幅提升業務辦理速度和效率。
場外市場建設方面
隨著大商所場外平臺產品工具箱不斷豐富、功能逐步發揮,參與主體和業務規模均實現穩步增長,市場圍繞優化場外平臺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目前大商所正在對現有場外板塊設置、參與主體類型、業務協議進行優化整合,同時在場外平臺建立開戶專區,實現開戶線上化,并新增發票信息維護功能,支持客戶在平臺維護開票信息。
合理減費降成本方面
今年以來,大商所繼續免收交割手續費、標準倉單期轉現手續費和標準倉單作為保證金手續費,并進一步免收標準倉單轉讓貨款收付手續費、將標準倉單期轉現手續費免收業務范疇擴大至全口徑的期轉現業務。
此外,大商所于5月初將套期保值交易手續費的減收方式由“先收后返”優化調整為“每日直接減免”,并將減收比例由90%提高至100%,各項舉措形成合力,進一步降低市場參與成本、提高風險管理效率。
加強市場培育力度方面
大商所已于今年5月啟動會員市場活動備案制試點,將簡化事前審批流程,提高審批頻率,縮短審批時間,以更好地支持會員單位開展面向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培訓活動。
同時,大商所互聯網投教基地“期貨學苑”已于今年5月上線,涵蓋投教電子書、系列業務視頻等豐富內容,目前已累計推出“DCE·云課”40余期。
此外,大商所將繼續依托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產融培育基地等市場品牌提升產業客戶參與度,面向企業展開定制化培訓,確保培訓對象精準聚焦、內容有的放矢,拓展產業服務的深度和廣度。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在對意見建議進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礎上,充實完善2022年“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拿出實招硬招加快落實,扎扎實實辦好會員、產業、交易者關注、關心、關切的“實事”,并形成常態化意見落實和反饋機制,有效提升監管效率和服務溫度。
責任編輯:石柳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a{text-align:justified;}span.a{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p.a3{text-align:left;}p.a4{text-align:left;}span.a4{font-size:9.0pt;}span.a5{font-size:9.0pt;}span.a6{color:#800080;text-decoration:underline;}span.a7{color:#0000ff;text-decoration:underline;}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