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李文 周燦)近日,走進四川營山縣東升鎮朝陽村現代農業融合產業園的“進士之谷”雙實研學基地,只見整齊連片的高標準農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迎風搖曳,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目前園區種植面積已達1萬多畝,水田里種優質稻,旱地里套種玉米大豆,可實現一地多種、一季多收。”園區管理員王學謙介紹道,“去年,我們僅向四川臻信糧油有限公司就銷售稻谷1500多噸,實現收益400多萬元。今年又與省食品公司、溫氏集團等多家大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
圖為營山縣東升鎮朝陽村“進士之谷”雙實研學基地俯瞰圖。
據了解,營山縣現代農業融合產業園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涉及營山縣東升鎮、濟川鄉、淥井鎮、城南鎮等6個鄉鎮,規劃新建高標準農田23314畝、休閑農業區果蔬基地55畝,是集“種養+文旅+研學”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產業發展項目。
該項目獲得農發行四川南充市分行3億元貸款支持,目前已投放到位5089萬元,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自項目對接之初,農發行省市領導就多次到項目現場調研,并圍繞挖掘項目現金流向我們提供了中肯的融資建議。”項目業主營山縣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據悉,該項目采用“土地+”融資模式,通過土地增減掛鉤聚合資金,以土地流轉提升規模效益,形成“基礎+產業、產業+企業、企業+農戶”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實現了園區、企業、農戶三方共贏。
據介紹,園區與周邊10個村簽署了14953畝土地流轉協議,每年每畝土地支付農戶租金約500元。
“土地有了企業統一管理,我們只管坐等收錢。”朝陽村村民羅瓊華笑瞇瞇地介紹,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她還當上了園區的“管秧人”,每月大概有近千元的收入。此外,今年春節期間,她在“基地”內擺小攤,一天賣了上百碗涼面,有好幾百元的收入。
在園區周邊,像羅瓊華一樣的“地主”“管秧人”“小攤販”還有不少。據了解,僅“雙實研學基地”,建成后就可提供300個就業崗位,每年可帶動人均務工增收12000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本地白豬、鮮筍等特色農產品,建設生豬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休閑康養莊園,未來還將建設農產品有機加工廠和農技服務中心,爭取兩年建成省級農業產業園,四年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示范區。”談及發展規劃,項目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目前,“進士之谷”雙實基地已成為該縣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受益的朝陽村也同時入選2022年南充市“農旅融合最美鄉村”、四川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