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 田耿文)8月1日,由鄭商所、江蘇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聯合主辦,江蘇省期貨業協會共同承辦的“穩企安農護航實體”——“穩大盤”下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江蘇)論壇活動正式啟動。
記者了解到,本次論壇采用“主論壇+分論壇”形式,邀請經濟學家、高校教授、行業嘉賓等,多角度、多維度分析穩住經濟大盤背景下產業發展形勢,分享風險管理經驗,江蘇地區相關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產業企業、期貨經營機構、期現公司等代表參會。
論壇上,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做“穩經濟大盤背景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主題演講時表示,隨著近期地產需求再度走弱,地產周期下行加速。鑒于地產行業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的重要影響,地產周期能否企穩回升可能是疫情之外影響宏觀基本面走勢的最重要變量。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市場的根本宗旨。“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個包容創新的法律與監管環境。”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賀紹奇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推動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為我國期貨及衍生品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賀紹奇介紹稱,《期貨和衍生品法》的總基調是支持、鼓勵、推動利用期貨市場,國家支持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發揮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的功能;鼓勵利用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從事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活動;采取措施推動農產品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發展,引導國內農產品生產經營。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產業企業來講,期貨最大的作用就是避險功能,通過套期保值降低運營風險,為企業保駕護航。
當前我國企業通過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前所未有地提升,如何更好地管理波動帶來的風險,成為產業機構和期貨經營機構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我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關鍵階段,下半年,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十分重要且緊迫。期貨市場要積極發揮功能,以市場化手段助力產業企業應對風險,為穩產、保供、穩價貢獻力量。”江蘇證監局二級巡視員陳和森在論壇上表示,“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支撐,是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實保障,要不斷抓好生產、做好儲備、暢通流通穩定預期,切實增強大宗商品的保障能力。”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表示,面對疫情下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化,實體企業急需建立起系統化的風險管理架構體系,通過科學運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套期保值、風險對沖等功能,來有效規避生產經營過程中諸多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風險,實現企業經營模式優化升級。
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表示,產業企業是國民經濟根基所在,是經濟的力量載體。穩經濟大盤,就要幫助以產業企業為代表的市場主體渡過當前難關,激活經濟長期增長的潛能。鄭商所始終重視發揮期貨力量,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助力江蘇地區經濟發展。
下一步,鄭商所將以增加品種供給為重點,拓寬服務實體經濟空間;以注重功能發揮為導向,夯實實體參與基礎;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構建產業服務網絡體系。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