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8月8日,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大豆產業鏈系列品種正式實現期貨期權產品全覆蓋。
上市首日,以上三個期權品種整體運行平穩,與標的期貨市場聯動良好,產業客戶參與積極,市場各方對于三個期權助力我國大豆產業健康發展的前景充滿期待。
上市首日市場平穩運行
據統計,上市首日三個期權共計掛牌840個合約,其中黃大豆1號期權共掛牌160個合約;黃大豆2號期權共掛牌408個合約;豆油期權共掛牌272個合約。
當日,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的持倉量分別為4553手、1023手和2143手(單邊,下同),成交量分別為6374手、1156手和3153手,成交量占標的期貨的比例分別為4.69%、2.35%和0.36%。三個期權成交量最大的系列分別為A2211、B2211和Y2301,成交量分別占各期權當日總成交量的79.0%、71.4%和58.9%。
方正中期期權研究員馮世佃分析稱,在全天交易中,相關期權品種各合約定價合理,有效反映市場對標的期貨價格波動的預期。總體來看,今天三個期權品種上市運行表現良好,相信隨著后續成交量和持倉量的進一步增長,其波動率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并吸引更多實體企業參與,更好滿足其個性化和精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
產業企業積極參與首日交易
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的上市吸引了產業企業的關注和參與。作為主要從事油脂油料加工、倉儲、貿易業務的中糧油脂控股有限公司,在三個期權上市當日即參與了交易。中糧油脂套保部負責人表示,本次三個品種期權合約的上市,意味著大商所油脂油料全系列品種形成了“期貨+期權”的完整配置,風險管理的工具箱進一步豐富。企業可以據此構建更為專業、更為精細的綜合套期保值方案,為現貨生產經營保駕護航,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升級優化發展。
寧波維科嘉豐物資有限公司大豆負責人張銳表示,公司之前已深度參與大豆相關產品的期現貿易,對這些品種的市場特點和終端需求較為熟悉,因此也參與了豆系期權的首日交易。豆一、豆二及豆油期權的上市,使得公司可以更加靈活地開展套保。同時也可以根據客戶實際需求設計對應的含權貿易方案,為下游客戶提供多樣的銷售計劃。“整體來看,三個期權上市首日較為活躍、買賣價差合理,公司后續會繼續關注市場情況、適時參與交易。”張銳說道。
與期貨相比,期權的交易策略更加豐富多樣,這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金麥穗(青島)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研究員葉楊坦言,此前公司主要通過期貨工具對農產品貿易業務進行套保,期權應用策略還較為單一。之后,公司將逐步在套保中引入波動率相關的交易策略,并根據對市場走勢的不同預測以及不同的風險管理需求,通過現貨、期貨以及期權的組合來構造更復雜的策略,實現更精細化的風險管理,穩定企業盈利能力。
服務大豆振興未來可期
還有專家指出,新上市的黃大豆1號期權,對于廣大農業生產者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將在服務國內大豆種植業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過程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據浙江南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場外衍生品部產品設計總監李章益介紹,2022年南華期貨聯合陽光農險牽頭參與了3個“大商所農保計劃”大豆振興項目,承保面積超58萬畝,總保費逾4千萬元,為7000余戶次投保戶提供了4.52億保障金額。而上市大豆場內期權,對于開展相關“保險+期貨”項目大有幫助:一方面,不同到期日和執行價的場內期權可以較為完整地呈現隱含動波動率的大小及走勢,從而為風險管理子公司提供隱含波動率的錨定基準;另一方面,可以為項目中用到的場外期權提供更直接的風險對沖工具。
在中國大豆協會副會長唐啟軍看來,對期貨缺少了解、風險防控意識較弱的普通農戶并不適合直接參與期貨交易。而期權工具有著類似保險的非線性收益特征,通過支付一定的權利金可以獲得對種植收益的保障,更易被種植者接受和使用。舉例來說,如果預期大豆市場供過于求,可以直接購買豆一看跌期權。若后期大豆價格下跌,看跌期權的價值將隨之增長,從而彌補現貨銷售金額的減少;即使大豆價格不降反升,也僅損失少量權利金,同時依然能獲得現貨銷售價格提升的收益。
“通過購買場內期權,能夠很好地實現提前鎖定預期利潤的目的。沒有了后顧之憂,農戶、合作社等各類主體的種植積極性必然得到極大提高,從而更加有力地服務大豆振興計劃。”唐啟軍說。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