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沿著山路盤旋而上,映入眼簾的是秀木成林,山青茶香,瀑布成群,竹濤陣陣……這里就是大余丫山——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江西首個5A級鄉村旅游點。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景點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丫山的華麗蝶變離不開農業銀行的助力。
早在2016年底,大余章源生態旅游有限公司把握當地政府“旅游活縣”契機,積極提升景區接待功能,景區一批項目先后開工興建。2019年,隨著項目的推進,流動資金一度緊缺。面對當時的資金困境,農業銀行江西贛州大余支行一邊主動請纓,一邊積極向上級行匯報溝通,爭取到2億元固定資產貸款,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據悉,該筆貸款是江西省首筆民營企業的旅游景區貸款。“鑒于旅游景區的輻射面太廣,秉承著審慎合規,我們團隊全方位、分隊走訪調查,加班加點,從洽談到放款,付出的心血和精力遠比其他貸款多的多……”農行贛州大余支行客戶經理郭財娣說到這筆貸款,仍然記憶猶新。
2021年,農行贛州大余支行又追加貸款1000萬元,用于景區升級改造,打造網紅打卡點“森趣長廊”。“資金有了保障,后續的提升改造就能夠順利推進。”大余章源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磊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據介紹,該公司從開發建設丫山以來,提供了600多個固定崗位和2000多個季節性用工,優先錄用貧困戶成為度假區的保安、保潔等工種,實現了就業扶貧。
走進丫山,村口小橋流水,村旁田園采摘,村后青山如黛,村里民宿彩屋黛瓦、石頭板路……原汁原味的鄉村美景漸次舒展,讓這座不起眼的鄉村重放異彩。
曾經大龍村70%的農房常年無人居住,土地撂荒,多數村民外出務工。隨著丫山旅游的興旺,如今,超過一半的舊房已改造成清新悠閑、風格不一的民宿,150間客房錯落在半山腰。
聽到村民積極響應號召,改造舊房為民宿,在外地的曹祖洪聞訊趕回來,然而手頭資金不足讓他犯了難。“村里很多人說在農業銀行貸了款,利率優惠,辦理又快捷。”于是曹祖洪也找到了農業銀行,很快他就獲得了120萬元貸款,順利完成民宿改造,當上了老板。
據村干部黃紹南介紹,村里20%的村民從事旅游行業,有的成了農家樂、民宿、旅游公司員工,入股公司股東,人均收入由原來的不到一萬元到現在兩三萬元。
在景區的帶動下,大龍村村民除了從事民宿外,還有部分人轉型發展起了鄉村旅游業。大龍村村書記曹祖洪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轉型過程中,村民建設農家樂、民宿需要一定的資金,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進村入戶為村民辦理貸款,向他們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截至目前,農行贛州大余支行已為大龍村村民建檔立卡22戶,其中授信22戶、總金額307萬元。
村民們掙到了錢,又以資金入股,或以技術、資源折現入股,成為某個項目股東,年終可以獲得相應分紅。如今丫山有燙皮店、豆腐坊、啤酒屋、越野車隊、餐飲店等一系列眾籌項目。
農行贛州大余支行負責人對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支行將全力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在服務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深耕細作,不斷加大農業市場主體和項目培育,聚力當地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持續加大特色產業金融服務。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