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福建農信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通過加大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優化服務模式、降低服務成本等措施,助力糧食生產增產豐收。
福建農信聯社有關負責人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始終牢記金融為民的初心,心系糧食安全,做好糧食穩產保供金融服務,要讓金融服務走進千村萬戶、惠及億萬鄉親,為守好八閩糧倉再加力。
助力糧食增產
建甌是福建省陸地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適合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糧食作物生長,糧食面積產量位居全省第一。近日,建甌農商銀行與建甌市農業農村局、東游鎮政府聯合舉辦“福糧貸”授信儀式,為當地糧食產業全鏈條客群授信1.36億元,進一步促進農業增產穩產、保障糧食安全。
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公司是該項目的切實受益者。該公司是東游鎮的一家集現代農業技術開發、服務、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糧食作物科學化種植、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方便了周邊群眾就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今年,該公司因計劃購置一批農作物深加工器械及備種備肥,導致資金出現短缺。建甌農商銀行利用與農業農村局、東游鎮政府的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獲悉了該公司的金融需求,安排金融助理主動上門聯系,為其辦理“福糧貸”100萬元。
“農商銀行的金融助理很專業,白天走訪收集信息,晚上加班整理材料,短短幾天時間,就辦完了貸款。”該公司負責人對建甌農商銀行金融助理的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助力農業機械化發展
建寧縣是全國最大的縣級水稻制種基地縣之一,有著40余年的水稻制種歷史。近年來,建寧縣大力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
“種了一輩子田,種植水稻這方面早就輕車熟路,現在有了機械化種植,就更簡單了。”建寧縣農戶老張也是制種大軍中的一員,“但是,現在想要擴大規模種植,資金問題怎么解決?”他本準備擴大制種規模,需要貸款用于種子生產,但不知道找誰幫忙。
正在他發愁之際,建寧農信聯社金融助理進村入戶,為其辦理種業專項貸款“福種貸”10萬元,解決了他的資金難題。
建寧農信聯社堅持田野“沃土”是金融服務的“熱土”,立足糧食生產金融需求,創新推出“福種貸”金融產品,助力農業產業發展。截至4月末,該聯社累計發放“福種貸”超970戶,貸款金額1.1億元。
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記者來到政和縣澄源鄉的一片農地里,工人們正抓整平、整細地塊,一幅井井有條的施工景象。
“沒想到農信社貸款資金這么快就到賬了,讓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項目施工。”王先生欣喜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王先生是政和縣澄源鄉農田改造項目施工負責人,今年2月份,他承包了澄源鄉7個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由于項目時間久、回款期長,王先生向政和農信聯社申請了貸款資金。金融助理通過實地調查了解情況后,及時上門受理貸款手續,僅用兩天時間為其辦理“福田貸”150萬元。
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發揮金融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政和農信聯社帶頭對接縣農業農村局,了解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清單,推動開展金融支持“高標準農田”專項行動。截至4月末,該聯社共支持72個高標準農田建設經營主體,授信金額超4300萬元;支持3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主體,授信金額370萬元。
福建農信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大力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聚焦黨政所需、農村所缺、農民所盼、農信所能,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擴大信貸投放,優化服務舉措,助力穩定保障糧食產能,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農信力量。
(編輯 屈珂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