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愛靜
“截至2023年3月末,溫州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指數值為123,同比增長15.7%。”在近日召開的“共富浙江金融行”系列宣傳活動溫州站媒體見面會上,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2022年3月,人民銀行等四部委與浙江省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九個方面31條金融支持政策。一年多來,溫州市金融系統全面貫徹落實《意見》各項要求,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遵循,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全面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筑牢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末,溫州市本外幣貸款余額19345.8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制造業貸款、民營經濟貸款分別為2693.9億元、8345.8億元。截至3月末,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1,較上年同期收窄0.0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
系統謀劃
創新建立“金融共同富裕指數”
“在《意見》的總體框架下,結合溫州實際,我們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升跨境服務水平、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完善金融風險防控等9個方面,逐條細化成26條具體舉措。”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說。
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有效量化溫州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成效,2021年,人民銀行溫州市中支緊緊圍繞中央、浙江省關于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相關文件精神,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三大差距”問題、防控金融風險等角度出發,充分考慮金融對公共服務保障、先進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支持,探索構建金融支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評價體系。
據介紹,該指標體系分為金融支持經濟總量發展、民營經濟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精神文明建設、風險治理7個維度和38個具體指標。以2020年末為基期,通過數學方法構建總指數和分維度指數,展現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區成效。
截至2023年3月末,溫州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指數值為123,同比增長15.7%,較2020年末增長23.0個點。分維度指數來看,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精神文明建設、金融風險治理同比分別增長3.8%、20.1%、1.0%、25.3%、21.5%和394.7%。
示范引領
共富專員增亮金融服務底色
初夏江南,風景如畫。始建于清代的山根村,坐落在距離溫州市11公里的大羅山腳下,是溫州知名的華僑村,“千萬工程”促進了這里的蛻變。在保留了舊村落的原始肌理和老建筑的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山根村引入了多元化業態,一群文藝青年經營著咖啡館、特色餐廳、創意工坊、精品民宿等,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爭相來這里打卡。
“我們在山根村建設‘鄉村振興’服務站,定時定點服務,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共富專員除了走訪問需金融服務外,還提供很多非金融服務,比如我們為山根村拍攝了宣傳片,擴大山根村的知名度幫助商戶引流,聯合文化館、醫院等機構,利用村內場地,不定期舉辦公益醫療、反詐宣傳、金融知識下鄉等各類公益活動。”泰隆銀行溫州分行行長金海兵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道。
共富專員是誰,他們能做什么?
“2021年,我們聯合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在全省率先組織選派共同富裕金融專員開展定向幫扶,累計派駐兩批2322名共同富裕金融專員,以小微、農村金融服務站為主陣地,解決融資難戶數1.8萬余戶,支持創業致富農戶數7萬多戶。”上述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今年,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還聯合市委組織部出臺《金融支持共富工坊專項行動方案》,針對全市746個共富工坊項目,建立“一專員一工坊”對接機制,助力推進“擴中提低”與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改革創新
擦亮“民”字招牌
溫州金融業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做文章,以資本要素市場化改革為牽引帶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多項全國金融改革試點落地溫州。
“我們聯合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出臺《小微主體金融服務站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建立60萬戶小微主體白名單,因企施策提供金融服務,全省率先建立35個小微主體金融服務站,實現金融服務‘零次跑’。”上述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溫州民營經濟發達,圍繞著“三民”(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民間資本),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能力與水平,積極構建更加契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央行低息資金,保障實體經濟資金鏈暢通。
下一步,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走好共富路”為使命擔當,以“爭創先行市”為奮斗目標,持續完善山區海島金融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金融支持均衡性;優化資源配置,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支持綠色低碳轉型,提升金融發展協調性;聚焦薄弱領域,探索契合地方特色的金融幫扶模式,提升金融服務包容性;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溫州新篇章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