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年來,寧夏以結構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綠色改造為抓手,推動“寧夏制造”向“寧夏智造”轉變。
數據顯示,上半年,銀川先進制造業發展提速。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5.5%和35.2%,分別快于規上工業增加值22.8和22.5個百分點。
“我分行嚴格執行《關于寧夏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相關工作要求,注重服務實體經濟,深入挖掘制造業客戶需求。”興業銀行銀川分行綠色金融負責人劉巍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川分行推動綠色金融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聚焦重點支持領域,完善金融服務制造業“愿貸、敢貸、會貸”長效工作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效。
加大金融支持制造業力度
劉巍向記者介紹,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的要求,銀川分行緊跟制造業智能化、集群化、數字化發展趨勢,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質效。截至6月末,銀川分行制造業貸款余額33.11億元,較年初凈增10.25億元。今年累放戶數31戶,累放貸款金額達17.66億元。其中,高技術制造業貸款余額12.69億元,較年初凈增11.29億元。
該分行重點圍繞區內特色工業園區,為區域內制造業企業配套差異化產品支持,提供專業化服務,對接區內74戶“專精特新”客戶,已授信17戶,貸款余額達2.9億元;圍繞重點客戶、制造業500強以及隱形冠軍等客群中的制造業企業,加大投放力度,其中對吳忠儀表、中環光伏、威力傳動、寶通仁和、中冶美利云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累計放款達12億元;針對制造業企業不同經營階段及實際需求,通過交易貸、連連貸、工業廠房貸、科創云貸等特色產品,為企業提供多樣化融資方案,其中向靈武再生工業園區13家廢舊資源再利用企業提供0.51億元工業廠房貸;截至6月末,分行基于“技術流”線上信用評價模型通過授信客戶共19戶,授信總額共計24.14億元(敞口共計13.24億元),其中18戶客戶實現投放,表內業務余額共計1.94億元,表外業務余額共計1.88億元。
該分行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等政策相關要求,加大對先進制造業信貸投放力度,重點加強對擁有技術優勢、市場前景、成長潛力的高端及智能裝備制造、新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貸款投放,優化客戶結構和資產結構。截至6月末,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23.58億元,較年初凈增6.02億元;信用貸款余額0.66億元,較年初凈增0.04億元。
優化金融服務制造業工作機制
談及如何通過創新服務更好的服務制造業,劉巍介紹,首先是積極向制造業企業讓利,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銀川分行通過合理“減費讓利”方式,在融資、匯款、代理結算等多方面適當擴大收費減免范圍,進一步降低客戶金融服務成本。為制造業客戶減免登記費6筆,涉及金額0.54萬元,評估費用11筆,涉及金額13.4萬元;減免客戶代發工資手續費、網銀轉賬手續費、賬戶短信通知費、結匯點差優惠等32.57萬元。同時減免制造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銀行承兌匯票手續費、開證費、承兌費、保理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同時,銀川分行主要圍繞煤化工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拓客,重點園區以寧東基地、經開區等為突破,重點客戶圍繞核心企業及上下游制造商,按圖索驥,沙盤作業,制定專項營銷方案。截至6月末,支持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及經開區相關制造業和產業集群客戶共計20戶,貸款余額34.59億元。
其次是健全內部績效考核機制,提高“敢貸”“愿貸”積極性。對先進制造業客戶貸款優先審批,提供服務時效。貸款審批中,杜絕對民營制造業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
興業銀行從總行到分行層面都確定了相關盡職免責要求。“在監管允許的風險容忍度內,不良信貸資產當事人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勤勉盡職履行職責,嚴格遵守職業操守,沒有以貸謀私、利益輸送等個人行為的,應免予責任追究。”劉巍說。
同時,針對制造業小企業,銀川分行下發《興業銀行銀川分行小企業信用業務盡職免責實施細則》,再次對民營制造業小企業盡職免責內容及執行給予明確要求,保障“敢貸、愿貸”機制長期有效貫徹。
此外,在強化銀保證合作方面,銀川分行已與金融局共同建立“寧夏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在客戶拓展、信息共享、行業研究等多個環節開展合作,共同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與寧夏寧東擔保、寧貿通擔保、農投融資擔保、農業信貸擔保業建立“雙向互推”常態化業務合作機制。目前擔保貸款余額2.75億元,本年新增0.34億元。其中,寧東擔保主要面向寧東中大型制造企業,寧貿通擔保主要面向自治區科技型制造企業。
在談及發放制造業貸款存在的困難及問題時,劉巍坦言,銀川分行網點和人員相對其他股份制銀行更少,在一些制造業聚集地區和園區沒有物理服務網點,因此,在一些基礎服務上存在先天不足。同時,金融產品創新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后續將加強對總行及兄弟分行創新產品在本地的復制推廣力度,加快線上化融資、新興融資等科技金融相關機制和場景建設。
劉巍介紹,下階段,銀川分行將持續提升產業鏈服務水平,原有的供應鏈服務有很大局限,后期將逐漸轉變為整個產業鏈共同升級發展,探索有產業鏈相關方共同組成整體且不斷升級的生態鏈,實現制造業企業資金鏈、產業鏈、信息鏈、供應鏈、利益鏈對接融合。銀川分行已正式上線新一代供應鏈平臺系統,能夠快速完成審批和備案等工作,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金融水平。
同時,利用“寧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線上融資服務功能,通過大數據推送潛在交易對手,幫助制造業企業找服務、項目和投資,構建全生命周期、差異化服務體系,持續深化產融合作,更好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除此之外,劉巍表示,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專利權等相關制度及金融方案,拓寬抵質押物范圍和處置途徑,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的融資保障也是銀川分行接下來要做的具體工作。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