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春農信聯社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三個三”戰略要求,以“鄉村振興主辦銀行”的使命與擔當,積極踐行共享與普惠理念,持續提升農信業務和服務黏性,以“篤行實干”不斷譜寫“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新篇章,以“雙向奔赴”打造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的永春樣板。
(一)“高”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永春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關于成立“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的通知》(永農信〔2022〕62號),將“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列為一把手工程,聯社黨委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確保該項工作抓常、抓長、抓實。
(二)“高”效率,壓實工作責任。把“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工程列入年度《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暨意識形態、黨建工作要點》中,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同時,制定《永春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作實施方案》,對28個規定項目及若干自選項目進行分解,做到“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責任領導覆蓋所有領導班子成員。
(三)“高”標準,落實監督考核。為確保將“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落到實處,防止搞形式、走過場,審計部(含紀委辦)立足紀檢監察職能,強化監督保障執行,督促“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持續落地見效,按季向駐省聯社紀檢監察組報告監督情況。
(一)強化“黨建引領+”,凝聚業務“發展合力”。以結對共建為載體,聚焦基層黨建、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以及發展農村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重點課題,我社積極探索黨建共建新思路、新形式,通過組織聯動、資源聯動、隊伍聯動、活動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2022年以來,共與縣農業農村局、縣稅務局、仙嶺村等開展結對共建活動18次,與縣行政服務中心、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等近30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二)升華“金融助理+”,打通服務“最后一米”。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大力推動金融助理向鄉村振興指導員轉換,我社聯合縣委組織部、縣委鄉村振興辦發文《關于開展“黨建+金融”雙基聯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永委組〔2022〕22號),縣委組織部向我社選派24名優秀干部,擔任13個黨支部的黨建指導員,擇優推薦我社90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各鄉鎮、各村居的鄉村振興指導員,發揮金融助理在惠農政策宣導、金融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優勢,切實融入鄉村治理。
(一)共生共榮,打造“鄉村振興共同體”。聚焦“所需所盼”,以“數據”為導向,著力構建“科技+”的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聯合縣行政服務中心,創新推出“永易辦、永易貸”聚合碼,深度融合“政務、金融”資源,深化“便利永春”建設,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普惠金融”向鄉村延伸覆蓋,已受理申請7674筆,其中成功辦理4306筆,金額13.57億元;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簽訂《福農綜合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已開展上線福股貸管理系統、產權制度管理系統、“三資管理平臺”銀農直聯等系統,實現236個村委會賬戶綁入“銀農直聯”模塊,經聯社、村委會實現賬戶開立100%覆蓋;配合縣農業農村局推出農村宅基地批后監管系統,目前,已實現批后監管超500宗;配合縣農業農村局開發農業社會化服務系統;配合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共同開發“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提醒系統”;配合縣林業局構建“林農增信金融服務平臺”;幫助縣財政局、蓬壺鎮政府等多個單位開發食堂點餐系統。
(二)提速提效,塑造“業務核心競爭力”。聚焦“主責主業”,以“實用”為導向,著力激發“科技+”的業務發展活力。一是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出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我社長期以來,堅持以“輕量化、前端化”為理念,著力實現科技創新與業務經營的有效融合,推動各項工作實現快速發展,如:基于“1個辦貸平臺多種評級授信模型”靈活思路,創新推出“永易貸2.0”系統,依托“鄉村振興·整村授信”評議全覆蓋產生的近8萬戶、69.07億元的授信白名單,實現白名單用信7918戶,余額7.79億元;建立“不良貸款全流程管理系統”,對不良貸款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自系統上線以來,累計納入管理逾期貸款25123筆,涉及金額19.01億元,發出動賬提醒71747次。二是科技賦能業務營銷“出彩”。實行系統后評價機制,系統快速開發上線后,收集客戶反饋的細化需求,通過多次迭代,使之成為員工覺得好用、愛用的系統,如:今年來,完成好厝貸4.0評估系統開發和優化,實現線上評估房產功能,目前已有線上評估申請565筆,完成評估475筆,評估完成率84.07%;完成企業微信營銷工具箱開發,實現好厝貸評估器權限控制,實現電子銀行業務營銷手機登記,并增加大堂經理登記功能,方便全員開展營銷工作,電子銀行業務日均查詢100次以上。三是科技賦能事后管理“出新”。上線“數據質量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實現自動識別、自動審核、逐筆審批、及時糾偏,系統上線以來,完成貸款審核8430筆,2022年12月在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組織的全省金融統計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開發惠企利民額度管控系統,實現優惠額度、優惠期的統一管控,通過臺賬管理便于后續跟蹤檢查,及時發現違規套利現象,實時統計實施優惠政策達到的預期效果,為業務推廣決策提供依據;開發金牌員工考核系統和網點運營考核評價系統,進一步營造“以數據說話、以業績論英雄”的良好氛圍。
(一)以“融合”促“共贏”
在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過程中,我社堅持深度融合具有“涉農基因”的主體,探索構建服務新時代“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打造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永春農信模式”,全力護航永春縣鄉村振興之路。如:2021年10月17日,我社在花石社區落地了泉州地區首家“福農驛站”,成為福建農信“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示范點。作為“多方融合”的成果,花石社區“福農驛站”立足于資源稟賦與客群特點,與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在花石社區創辦的生態文明研究院人才驛站、縣鄉創基地、縣直播協會等群團組織協同配合,深度挖掘客戶潛在需求,積極探索和開辟新的業務發展空間,實現了“基礎金融業務”并起來、“產+供+銷+信用”串起來、“黨建+金融+人才+鄉創”合起來。在花石社區“福農驛站”建設基礎上,我社不斷深化多社融合的廣度和深度,目前,已累計完成了福農驛站8個,其中2022年建成5個,4個獲評“優秀”站點。
(二)以“集約”促“高效”
在推進“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構建過程中,我社以“集約化”為原則,積極尋求機關事業單位、各鄉鎮政府等支持,統籌利用益農信息社、黨群服務中心等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單位閑置資產,盤活各類服務陣地,推進高效利用,2022年,我社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先行先試,實現了益農信息社和普惠金融服務點融合發展、聯合運營,成功落地全省首家益農福農聯合運營中心,打造“1+2+6+N”的運營體系。
(三)以“嵌入”促“交融”
在探索“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構建過程中,我社堅持以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為理念,通過“嵌入”,將符合“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條件的營業網點、普惠金融便民點、三有書屋等均納入到當地“黨建+”鄰里中心中,促進雙方服務交融、發展交融,如:一都鎮政府建設的“黨建+”鄰里中心位于我社下轄的一都信用社對面,目前已將一都信用社納入作為當地“黨建+”鄰里中心的子中心,我社也在其主中心布設了“福農e購”體驗機、政務服務一體機等;介福鄉建設的“黨建+”鄰里中心位于所轄的福東村,我社在福東村布設的普惠金融便民點距其不到“一刻鐘”,也被介福鄉納入作為“黨建+”鄰里中心的子中心。
(四)以“轉型”促“提質”
嚴格貫徹落實省聯社“五位一體”轉型規劃相關要求,我社著力將融合服務網點打造成多數業務功能落地的主陣地、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的連接器和“多社融合”發展的橋頭堡。通過充分考慮網點的服務客群、地理位置、特色文化、經營特點等因素,我社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融合網點,著力提升金融服務質量。目前,已打造全功能網點1個(即營業部),主題銀行1個(即兒童主題銀行),專營機構3個(即香主題、醋主題、瓷主題專營網點)。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