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近年來,福建農信始終把鄉村廣袤無垠的“希望田野”作為金融服務的“熱土”,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優化信貸政策、創新信貸模式,發揮金融“輸血”功能,激發鄉村“造血”潛力,執金融畫筆、著服務之墨,為廣闊大地繪五彩“豐”景。
融資融智
為麥地涂抹片片豐收黃
行走在南平市松溪縣溪東鄉雷畬村煙糧(玉米)套種輪作示范區,一片歡歌笑語、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映入眼簾。“感謝科技特派員和金融指導員的大力幫助,今年玉米的收成很好!”種植戶雷大哥望著飽滿圓潤的玉米興奮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2022年,在松溪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全縣煙葉改種新品種“翠碧1號”,煙葉收成期提前,與種植秋糧的時間間隔增加到兩個月。今年夏天,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種植戶雷大哥的合作社計劃在增加的兩個月內套種夏玉米,但由于資金不足,犯起了難。松溪農信聯社金融助理在與特派員交流中得知該情況后,第一時間為雷大哥的合作社發放了“福農·福糧貸”205萬元。有了“融智+融資”的支持,雷大哥開始了一年三種的煙糧套種,多了一季收成,收入增加,村里農戶也樂開了花。
今年以來,松溪農信聯社深入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進一步加強金融助理與科技特派員、駐村第一書記等人才的聯合,通過“融智+融資”,全力支持縣委、縣政府推行的煙糧套種輪作一年三種發展模式,助力提高縣域糧食產量和農民收益。截至8月末,共發放“福糧系列”貸款320余戶,授信金額3060.15萬元;發放煙葉系列貸款230余戶,金額1031.77萬元。
創新模式
為果園點染顆顆致富紫
好事頻傳,另一邊寧德市古田縣某果園里也一片歡騰。“今年通過村里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無花果的銷路打開了!”無花果種植戶丁師傅感慨道。
為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助推鄉村特色產業提檔升級,古田農信聯社通過黨建引領,積極參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組建事宜,構建起村集體和群眾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創新推出“村支部領辦合作社審核推薦+農信貸款+生產要素托管”新模式,破解部分農村生產要素確權不到位、流轉受限制、評估缺標準的瓶頸問題。
同時,該聯社把支持食用菌、果蔬種植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作為信貸投放重點方向,以激活農村生產要素為突破口,積極對接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以果林、菇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非標準農村要素作為有效增信資產,有效解決了果農、菇農“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
截至8月末,古田農信聯社累計發放生產要素類貸款9.77億元,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暢通了農村經濟內循環,助力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量身定制
為菜田增添株株幸福白
近日來,記者在福州市閩清縣三溪鄉的田地上,處處可見芋農忙碌的身影,挖刨、分揀、裝袋、裝車運送,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張杰開是三溪鄉的檳榔芋種植能手,他利用在市、縣農業局學習種植檳榔芋的技術,種植檳榔芋180多畝,同時組織成立了“閩清縣贏綠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解決了本村13戶農戶就業問題。為擴大檳榔芋種植規模,閩清縣贏綠農業專業合作社與金沙鎮、白樟鎮等地段農戶簽訂土地承包協議,此外還與當地政府簽訂了溪南村舊村復墾項目凈增耕地租賃協議書。
然而,承包田地的資金短缺問題使張杰開犯了難。在得知閩清縣贏綠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資金需求后,閩清農信聯社金融助理第一時間上門拜訪,經過一番交流與實地查看后,迅速進行綜合評估,并向張杰開發放了100萬元的“芋農貸”,解了他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有了這筆錢,我可以將檳榔芋的種植面積增加到410余畝,預計每畝產量達到4000斤,產值360萬余元,前景喜人,這要感謝農信社的鼎力支持。”張杰開興奮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閩清農信聯社圍繞“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為抓手,以“整村授信”為主載體,全面架設助農惠農的特色“橋梁”,為閩清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貢獻農信力量。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