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發展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廣大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一直以來,廣東農信聚焦生豬產業,以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為抓手,深入生豬養殖戶、企業走訪調研,了解融資需求,并通過不斷完善機制建設、加強政銀合作、豐富產品體系、優化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打造全產業鏈模式,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從廣東農信獲悉,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農信已累計發放“生豬貸”157億元。
為有效保障生豬貸款落地,廣東農信在營銷激勵、業務管理、盡職免責等方面不斷完善機制建設,以完整的體系支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做好生豬穩產保供。
廣東農信相關負責人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一是出臺信貸支持政策。制定信貸支持促進生豬穩產保供十條舉措,將生豬生產信貸投放納入涉農服務重點指標監測,倒逼責任落實到位,同時制定生豬貸業務管理辦法,促進生豬產業業務有序發展;二是建立營銷激勵機制。將生豬貸款納入績效考核,明確規定生豬貸款為考核加分項目,鼓勵加大對生豬產業的支持,全力支持生豬正常生產和供應;三是建立盡職免責機制。鼓勵客戶經理積極放貸,形成‘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為確保精準對接生豬企業,廣東農信加強政銀合作,推動金融服務下沉,并對生豬養殖鏈經營主體實行網格化走訪,了解其融資需求,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比如,在肇慶地區,廣東農信積極與各級畜牧獸醫局及生豬養殖協會對接,參加由政府部門主導的業務交流會及調研座談會,搭建政銀對接溝通平臺,共同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通過對接政府相關部門,收集生豬養殖經營主體及上下游企業項目名單,深入走訪調研,了解生豬養殖經營主體融資需求,落實金融支持“一戶一策”,精準支持生豬養殖鏈上的每戶經營主體。
據廣東農信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末,當地農商銀行走訪生豬養殖鏈上經營主體82戶,投向生豬產業貸款余額1.81億元。
針對生豬產業養殖規模大小不一致、抗風險能力強弱不同等特點,廣東農信不斷豐富信貸產品體系,切實滿足生豬養殖鏈經營主體不同資金需求。
“對于小而散的生豬養殖經營主體,我們在‘一對一’采集農戶信息后,以‘整村授信’的模式提供資金支持,幫助農戶散戶解決融資難題,提升農戶散戶整體抗風險能力。”廣東農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韶關新豐縣,廣東農信對當地養殖專業鎮黃礤鎮“整村授信”1623萬元,實現年出欄生豬約5萬頭,創造近1500萬元經濟價值,惠及68戶養殖戶。
上述負責人介紹,廣東農信對于生豬養殖企業缺乏不動產抵押的融資難題,充分盤活企業擁有的生豬活體資產,以生豬作為活體抵押,迅速開展和推進“生豬活體抵押”貸款業務。比如在茂名市,廣東農信通過“碼上服農”平臺,發放生豬活體抵押擔保貸款(“生豬貸”),截至8月末,“生豬貸”余額已達5414.8萬元。
此外,對于生豬產業鏈條上的豬舍建設,廣東農信根據“公司+養殖戶”現代化養豬模式,創新推出助力豬舍建設、最長期限可達5年的“寶豬貸”,幫助生豬養殖主體為生豬搭建更好的“家”。
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廣東農信通過暢通信貸資金申請平臺、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等,不斷優化對生豬產業的金融服務模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助力企業打造生豬全產業鏈品牌。
圍繞構建線上“一站式”服務,廣東農信在茂名地區,充分運用“好融易”微信小程序線上申貸平臺,上線生豬貸等系列信貸產品,構建集線上申貸信息采集、貸款審批與發放于一體的金融服務。
為打通線下綠色審批通道,廣東農信在肇慶廣寧縣,積極對接當地養豬散戶和養豬企業,在受理客戶資料后,開辟“綠色直通車”,加快審批流程,在3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完成貸款受理、調查、審批等手續,滿足客戶對資金的迫切需求。
在助力打造新型產業鏈模式方面,廣東農信在韶關新豐縣,為廣東某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授信2540萬元,支持其“公司+基地+連鎖店”全產業鏈發展,實行“自己繁育、自己養殖、自產飼料、自己銷售”的全封閉管理模式,培育出經農業農村部審定授予無公害農產品證書的“喜事順黑土豬”品牌。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