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河南省漯河市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數字辣椒產業發展大會上,小小辣椒讓臨潁縣強勢出圈,也讓漯河成為全國“椒”點。漯河是如何做到的?漯河的金融機構是怎樣支持當地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
近日,記者一行跟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漯河分局,走進漯河實地探訪。
漯河地處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氣候適宜、沙河、澧河交匯與此,資源豐富。近年來,漯河市立足產業發展基礎,不斷深挖本土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推動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產業的振興和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深度參與。多年來,漯河銀行保險機構立足于臨潁辣椒產業優勢特點,結合自身發展,不斷加大對特色產業信貸資源投入,用行動走出了一條金融助農惠農興農的鄉村振興之路。
辣椒成支柱產業
記者一行來到臨潁縣王崗鎮水牛宋村,映入眼簾的是隨處可見堆積如山紅彤彤的干辣椒,在太陽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光亮如緞。
“這個辣椒品種叫‘子彈頭’,最適合做火鍋底料,主要銷往云貴川等地。”水牛宋村村支書兼王崗鎮辣椒商會會長宋金成順手從辣椒堆里抓起一把向記者娓娓道來。
王崗鎮有“中國辣椒第一鎮”的美譽。目前全鎮種植辣椒超10萬畝,所產辣椒品質優良、色澤鮮艷、香辣味濃,主要品種有三櫻椒、子彈頭、益都紅等。
“僅在王崗鎮,辣椒經紀人就有好幾千人,務工人員也有上萬人。”宋金成說,王崗鎮還建設了一個占地500畝,集交易場地、冷儲、加工區于一體的大型標準化辣椒綜合市場,辣椒年交易量達30多萬噸,庫存量達12萬噸。
近年來,臨潁縣還與中國農科院、河南農大等單位合作,打造“小麥—朝天椒間作套作”技術規范。“通過麥椒套種,麥椒套種畝均效益能提升15%以上。”宋金成說。
辣椒產業的蓬勃發展,其背后是金融力量的強大支持。
“因做辣椒買賣,自2016年開始,我就與農業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幾年每年都是300萬元的額度。”王崗鎮梁崗村辣椒經紀人王保財告訴記者,在農業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他每年的辣椒交易量達四五百噸,年利潤能達百萬元左右。
“農行的服務很到位,流程也很便捷,利率還很優惠。”王保財笑著說,“希望今年能給我增大支持力度。”
為進一步提升辣椒產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銀行臨潁縣支行聚焦地方特色產業,大力推廣“線上+線下”金融服務產品。針對辣椒收儲大戶,在全省率先采用“合作社風險補償基金+合作社推薦+辣椒存貨抵押”的“惠農e貸”模式,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針對小型辣椒經紀人客戶,通過申報“辣椒貸+合作社推薦”的“惠農e貸”模式,信用方式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萬元。
截至10月底,農業銀行臨潁支行今年以來累計向辣椒市場投放貸款7億元。同時,借助“辣椒貸”的成功經驗,該支行又先后推出“木業貸”“園林貸”“糧食收購貸”“農資購銷貸”等“惠農e貸”特色產品,今年前十個月已累計投放“惠農e貸”10億元,有力地推動了鄉村的振興。
建設銀行臨潁支行則圍繞臨潁縣辣椒種植特色,成功上線了以辣椒為主導的紅(小辣椒)、黃(煙葉)、白(大蒜)、綠(蔬菜、花卉苗木)的“四彩”四款富農產業貸產品,今年已累計發放農戶貸款3089萬元。
金融支持不僅為廣大農戶和經營主體提供了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還促進了辣椒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戶實現了增收致富。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臨潁縣已形成集種植、加工、交易為一體的辣椒全產業鏈,年辣椒種植面積穩定在44萬畝,年產干椒13.7萬噸,全縣從事辣椒初加工企業300多家,成為遠近聞名的小辣椒產銷集散地。
借大數據實現智慧種植
在位于潁川東路的臨潁縣現代農業科創園一層大廳,除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大標語,還有一行“數字賦能辣椒產業品牌鑄就‘中國椒點’”的紅底大字赫然醒目。從中可以看出辣椒產業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智慧農業在這里也得到了充分詮釋。
與其他地方傳統辣椒產業不同的是,臨潁縣辣椒基地依托5G技術,從作物種植到產品銷售,探索出了辣椒產業發展的新模式,營造了辣椒產業發展新生態。
“我們把各個地塊進行編排,把微型氣象儀、植物營養體檢測儀等設備投入地塊,當需要進行施肥、播種等作業時,只需按下按鈕。從一粒種子到成為產品,真正實現了‘無人農場’。”河南匯眾基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辣椒種植基地負責人韓鎮磊向記者介紹,“我們在辣椒的產銷過程中,智能農機設備被廣泛應用,包括采摘、播種、施肥、灌溉、打藥等各個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
作為一家現代農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匯眾基業公司以“數字技術(GIS、大數據、云平臺、云計算,5G、物聯網、北斗、AI、圖像識別等)與科學種植技術(測土配方、植物全程管理方案、病蟲害防治等)”深度融合為手段,自主研發了“數字田園”管理系統,并開發有農技服務App。“公司基于GIS農業大數據的現代化農業服務在臨潁縣實施以來,目前已有20多萬畝規模種植地塊上圖入庫并進行跟蹤服務,農戶通過與公司技術托管,可享受公司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服務。”韓鎮磊說。
同樣是借助于大數據,為了幫助農戶發展辣椒產業,建設銀行漯河分行開發了純信用類的專項貸款產品“裕農快貸”,通過政府大數據直接授信,額度最高50萬元,還可以隨借隨還,大大提高了種植農戶貸款可得性。目前已為臨潁縣59戶辣椒種植戶發放貸款1774萬元。這其中,就覆蓋了匯眾基業公司的辣椒種植戶15戶。
同時,建設銀行還通過大數據聚焦農業融合發展,積極開展“龍頭企業+供應鏈”模式的金融服務。深挖“農業產業鏈+龍頭企業”鏈條特點,為農業產業鏈龍頭企業提供產供銷綜合融資服務,以金融之力持續激發農業產業鏈活力。今年以來,已成功為縣域兩家中型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南順弘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投放辣椒產業供應鏈貸款2018萬元。
在大數據平臺支撐下,全縣中小規模種植戶實現了種植管理過程的科學化、信息化和可持續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農業保險為產業發展護航
“我今年投保了70畝辣椒,自己繳了2100元的保費。因為病蟲災害辣椒受損,幸運的是,我因為參保收到了保險公司的賠付款3.6萬元。”大郭鎮李城村村民何德甫告訴記者。
在漯河市,為了確保種植有一份穩定的收益,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戶已經越來越多,農險的“杠桿”作用和“放大器”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為滿足臨潁縣辣椒種植需求,中原農險開發了“辣椒產量保險”“辣椒價格指數保險”“辣椒收入保險”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險產品,已連續4年為農戶提供每畝1400至2000元的風險保障,累計為49萬畝農田提供了約7.35億元的風險保障。
“為支持辣椒這一特色產業發展,公司從土地流轉、辣椒產業鏈等方面,為辣椒產業融資提供多種增信手段,積極破解農業產業融資難題,促進辣椒產業發展壯大。”中原農險臨潁縣支公司負責人袁園介紹。
不僅如此,“保險+產業鏈”的模式也在積極推動中。據悉,中原農險漯河市分公司正在延伸鏈條實施“銀保+”創新產品模式,除常規風險保障外,積極創新保障模式,以辣椒產業基金、辣椒倉儲、交易(金融、物流、冷鏈、科技)質量、品牌、地標等為主,多方風險保障增信實現多方金融資金供給。
截至目前,臨潁縣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5472.18萬元,為2.38萬戶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2.35億元。
漯河市發展特色辣椒產業尤其是推行的“麥椒套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條既保障糧食安全又促進產業提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乃至農業強國建設提供了樣板。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