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2023年,廣東農信圍繞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著力做好科技金融這篇文章,把更多資源投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領域企業,促進企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截至2023年年末,廣東農信投向科技金融領域的貸款余額為649億元,同比增長30%;投放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441億元、同比增長15%,占貸款總增量的11%。
發力“專業化”
打造綜合性服務的專屬機構
廣東農信聚焦金融服務科創園區,設立園區科技支行15家,建立專業化科技業務團隊,創設科技金融產品、制定業務專屬政策、提供貼身金融服務,助力園區發展。
廣東農信提供專業化融資支持,科學配置“置業貸”“園區貸”“經營性物業貸”等產品,構建“土地購買+廠房建設+購買設備+生產運營”全流程產品體系,打造“一攬子”入園融資組合。比如江門臺山市的水步科技支行,2023年為10家科創型企業提供3.6億元信貸支持。
廣東農信建設專業化管理平臺,助力高新產業園區建設智慧綜合管理平臺,借助C端客戶和B端客戶的大數據,為科技園區的企業提供“一點接入、一站辦理、一鍵跟蹤”的便利金融服務。比如江門開平市的翠山湖科技支行,2023年為宏發高新產業園區22家科創型企業基礎建設提供資金融通和代收代付資金管理保障。
廣東農信配套專業化產品支撐,在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推出“云碳貸”“專利貸”等新型信貸產品,按知識產權估值、“碳賬戶”等級評定增信,支持科創項目產業化建設。
發力“特色化”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服務
廣東農信聚焦支持科技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構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體系,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發展。
圍繞支持初創期科創企業成長,廣東農信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數據聯動,通過銀稅互動平臺授權獲取小微企業的“稅表”,同時結合征信、工商、司法以及行內數據,多層次、多維度綜合風險評估模型評判,為“無擔保”“無抵押”“無賬表”的科創企業,提供更加便捷且風險可控的信貸服務。
圍繞支持成長期科創企業壯大,廣東農信針對成長期中小微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普遍存在規模小、信息不完善、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充分運用地方財政風險補償資金作為增信手段,幫扶科技型企業以信用方式、知識產權質押擔保方式、無其他實物抵質押方式獲得貸款。比如江門市推出“邑科貸”,已累計為59戶經營主體發放“邑科貸”2.08億元。
圍繞支持成熟期企業發展,廣東農信積極探索與外部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創新推出“投聯貸”融資產品,打破傳統融資方式對財務數據和抵押物的依賴,重點聚焦企業股權融資情況、市場地位、技術水平、研發投入等方面,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比如在中山市,為完成B輪融資的中山某光電科技公司發放“投聯貸”200萬元。
發力“精準化”
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難題
廣東農信聚焦提供精準授信服務,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研發投入大、高成長等特點,采取針對性更強的金融服務舉措,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
降低門檻破解“融資難”。廣東農信建立“愿貸、敢貸、能貸”的長效機制,破除“唯抵押”觀念,充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有針對性地對有潛力、有市場、有前景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專屬融資服務,有效突破企業“融資難”瓶頸。比如在汕尾市,采用信用、保證、股權質押等多樣化的擔保方式,為9家科技創新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余額1.28億元,助力汕尾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企業創新升級與資源整合。
助企紓困破解“融資貴”。廣東農信積極運用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創新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為科創型企業提供優惠價格傾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比如在清遠英德市,為“專精特新”企業廣東某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570萬元,平均利率3.97%,在原計價基礎上優惠了100個基點。
專業團隊破解“融資慢”。廣東農信建立獨立的客戶準入標準、信貸審批權限、信貸風險容忍度和業務考核機制“四個單獨”管理體制,設立科技企業服務團隊,提供專享的信貸投放規模及專屬的快捷審批程序,快速、便捷對接和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需求。比如中山市科技企業服務團隊用6天為中山市某醫藥有限公司企業發放370萬元“科技組合貸”貸款,耗時僅為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時間的20%。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