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期間,廣東省政商研學各界分別圍繞科技賦能產業支撐“百千萬工程”實施、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粵港澳人才協作、金融賦能產業科技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展開研討。
金融機構如何持續服務廣東省新興產業?如何支持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廣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林德明。
記者:貴行如何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持續服務廣東省新興產業?
林德明:2023年,廣發銀行在廣東省內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增長49.8%,推出“科創慧融”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方案,在佛山、珠海、江門、肇慶等地市設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有效支持廣州華星光電、新銳光掩模、高景太陽能等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2024年,廣發銀行將持續深化對新興產業的行業研究,圍繞產業發展和企業生命周期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需求,進一步打通資金鏈堵點,聚焦產業發展中的供應鏈融資需求,進一步向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傾斜信貸資源,并依托上述企業的核心信用,為其上下游提供資金融通、高效結算等服務,實現暢通金融、科技、產業高質量循環,不斷服務廣東新興產業建設發展。
記者:現階段,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痛點在哪里?貴行將如何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
林德明:做好科技金融,要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金融資源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力度,將金融活水引入科技型企業。
廣發銀行將從如下幾方面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一是強化信貸政策引導。在公司信貸風險管理指引中明確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重點支持,建立重點項目、重點客戶審批綠色通道,重點關注卡脖子攻關項目承擔企業,專精特新、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等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方面的融資需求;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首貸、續貸支持力度。
二是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務。升級科技金融專屬品牌“科創慧融”綜合服務方案,發揮保銀協同優勢,為科技企業從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差異化金融需求,匹配“投資+信貸+結算”等定制化綜合金融服務,服務科技企業集中的重點區域。
三是持續完善服務體系。新推出“專精特新E貸”,升級“科技E貸”等線上化產品;提升知識產權融資領域的數字化水平,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優化知識產權登記流程,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放力度。
下一步,廣發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參與各級政府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等對接合作,及時獲取相關信息,運用“科技E貸”“專精特新E貸”等線上標準產品為更多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便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