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新春伊始,廣東省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科技話創新、謀未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廣東農信大力支持制造業當家、科技產業創新、鄉村產業振興等工作部署,積極踐行責任擔當,不斷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4年1月末,廣東農信轄內農商行實體經濟貸款余額7081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1913億元、同比增長14.49%,有力支持穩住經濟大盤、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農信加大力度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對標對表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和粵東粵西粵北“金融倍增工程”任務要求,落地落實每年投入3000億元信貸資金,專注支持“百千萬工程”等相關項目,有效彌補縣域及粵東粵西粵北高質量發展的資金短板。
同時,廣東農信加大力度服務“制造業當家”,聚焦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業重要主體、產業有序轉移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供給和產品創新力度,有效降低制造業企業融資成本,落實3年累計投放不少于600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制造業。
此外,廣東農信加大力度服務海洋強省建設,充分發揮海洋支行、藍色窗口等帶動作用,優化提升“海洋牧場貸”系列信貸產品,落實三年投放800億元支持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任務。
廣東農信著力服務數字生產力發展,通過加快數字銀行建設,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創設數字化特色信貸產品,有力支持線上信貸、場景、供應鏈金融等金融服務需求,加大力度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探索配合數字人民幣應用,不斷激活數字生產力。
圍繞著力服務智能生產力發展,廣東農信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著力破解科創企業融資抵押難題,進一步推廣實施知識產權抵質押工作,每年為省內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00億元,助力激活智能生產力。
圍繞促進產業興縣強縣,廣東農信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措施,按照“一縣一業、一方案一產品、一清單一專班”的服務要求,支持農業縣城做好“土特產”文章,持續加大對“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等信貸投放力度,推動縣域經濟產業振興。
為增強鄉鎮節點功能,廣東農信持續打造“綠色支行”“竹木支行”等特色支行,建設移動支付示范鎮、“鮮特匯”鄉鎮電商服務平臺等科技平臺,支持漁港中心鎮建設、農批果蔬市場智慧化改造等惠農項目,增強“一鎮一業”信貸支持,助力更多專業鎮、中心鎮、特色鎮壯大發展。
在強化農村金融服務方面,廣東農信下沉資源力量,推進“村村通政務+戶戶通金融”,建立農村信用信息數據平臺,派駐2.88萬名金融特派員進入1.71萬個行政村(居),持續開展信用建檔,服務農戶農民授信用信;繼續保障2.04萬臺政務自助機投放使用,讓廣大農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
(編輯 余俊毅)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