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王愛靜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提出“高效生態農業強市”建設,堅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路徑,大力推廣稻漁共生、稻漁輪作、糧牧融合、糧經輪作等綠色生態種養模式。
浙江農商銀行系統轄內吳興農商銀行著眼于農業綠色發展,通過政銀擔合作創新產品及服務,解決農業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綠色有機農業、綠色漁業、綠色畜牧業等湖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發展打通“綠色通道”。
“農擔通”綠色農業信貸產品就是該行支持綠色農業發展,探路綠色金融的一項實踐。
吳興農商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胡軍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擔通”系列產品包括“新農貸”“糧農貸”“生豬貸”,是該行與浙江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為支持吳興區范圍內農業產業客戶進行相關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貸款。
“吳興農商銀行發放的‘農擔通’貸款,既解決了我們養殖戶貸款融資問題,還能給予我們利率優惠,確實好。”近日,在獲得吳興農商銀行發放的首筆“農擔通”貸款后,水產養殖戶任建學說。
任建學在湖州市東林鎮泉慶村從事淡水魚養殖銷售,每年夏季需投喂大量飼料,由于飼料賒賬與現金購買存在較大差價,他又缺乏充足的流動資金,便向吳興農商銀行尋求幫助。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該行工作人員立即上門對接,結合客戶沒有充足抵押物的實際情況,為其推薦了“農擔通”產品,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50萬元貸款發放,保障了飼料投放不誤“漁”時。
金佳雯是一名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大學畢業后,她回到家鄉,接手父親在湖州織里金旭農場的經營管理工作。
金旭農場是主營蝦蟹養殖、大棚蔬菜種植、精品水果培植的綜合性農業種養集成體,現代農業設備一應俱全,但因為購置高科技農業設備和經營擴建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導致農場一度面臨流動資金耗盡、周轉不靈的窘境,同時,由于缺乏合適的抵質押物,貸款融資成了難題。
吳興農商銀行在掌握實際情況后,組織專人上門調研,通過合理化信貸評估和讓利政策,及時發放930萬元“農擔通”純信用貸款,還款期限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生產經營項目周期和綜合還貸能力等靈活確定,并給予同期公布LPR上浮50個BP的低利率優惠。
自“農擔通”產品推出以來,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已發放2.33億元,累計支持吳興區轄內農業主體208戶,直接幫助農業主體節約融資成本約500萬元,間接支持農業主體實現綠色農業生產總值6億元,帶動近1500名農民創業就業。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