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立秋剛過,盡管“秋老虎”讓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四川達州市宣漢縣炙熱如烤,但這對于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的大棚葡萄卻是利好。充足的陽光讓葡萄更加甜潤可口,引來許多前來采摘游玩的消費者。
“來來來,嘗嘗這葡萄,可甜了。”臨近正午時分,農場管理員王大爺值守在葡萄園外的臨時售賣點,向游客售賣新鮮葡萄。他見到農行宣漢縣支行營業部主任兼客戶經理黃巧玲帶著一位工作人員驅車前來回訪,便熱情地取出一掛剛摘的葡萄,要他們嘗嘗鮮。
“葡萄大豐收了,能賣個好價錢。”黃巧玲說,農行普惠貸款“結出”的碩果讓她頗有成就感。王大爺點點頭:“今年豐收了,這多虧農行的貸款支持。”
近年來,宣漢縣全面實施“文旅靚縣”戰略。君塘鎮君壩村憑借距達州市中心城區和宣漢縣城均僅有20分鐘車程的區位優勢,以及青山蔥蔥、溪水潺潺的自然資源優勢,開啟了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鄉村旅游示范區建設的新征程。
作為君壩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東,籌集了50萬元資金,在村里成立了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發揮自己早前種植水果積累的經驗,流轉本村三組、五組的160畝土地,率先種植火龍果、葡萄等水果,致力于發展綠色產業。然而,建好20畝大棚火龍果種植基地后,原計劃用140畝土地來發展葡萄種植的夢想卻因資金不足暫時擱淺了,他心里很是著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農行有服務鄉村振興的普惠貸款,便提出100萬元貸款申請。
提交申請的當天,農行宣漢縣支行負責普惠金融業務的兩名客戶經理就走進君壩村,對王東的家庭農場開展信貸調查,并得出結論:可以貸款100萬元,支持宣漢縣君東種植家庭農場發展大棚葡萄種植。
在農行貸款資金支持下,王東建起葡萄種植大棚,并配套建設了生產用水管排系統,還聘請了農業技術指導專家,并逐步建立起葡萄果品采摘、分揀、包裝及銷售渠道等,實現“葡萄種植+”模式的新型鄉村產業發展目標。
“我行圍繞鄉村果蔬、畜禽等產業,探索金融服務鄉村農旅融合發展的路徑,以普惠金融新產品和新服務為抓手,發放普惠貸款,助推宣漢縣‘種植+’‘養殖+’模式的鄉村新型農旅融合發展,讓青山綠水既展現出視覺上的美,更增添味覺上的‘甜’,賦予美麗鄉村文化內涵。”農行宣漢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19日,農行宣漢縣支行發放普惠貸款余額達8.7億元,“三農”貸款余額達7.56億元,農戶貸款余額達7.54億元。
(通訊員鄭年孝、劉淋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