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近日,以“澤雅春筍韻·共富新征程”為主題的甌海區首屆竹筍文化周在浙江溫州甌海區順利開幕。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甌海農商銀行在活動現場設立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展臺,向參會代表、游客開展反詐宣傳,介紹“共富貸”“技能共富貸”“綠碳貸”等特色信貸產品。
在浙江廣袤的田野上,類似金融助力農業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場景隨處可見。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多家農商銀行,探尋扎根鄉村多年的農商銀行如何創新服務,為農業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小蔬菜走向大市場
千年古鎮崇仁鎮,農業資源豐富。目前,崇仁鎮蔬菜種植面積3.6萬余畝,產值達2.29億元。前不久,崇仁農合聯蔬菜產業分會成立,旨在推動崇仁蔬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蔬菜產業分會成立后,將定期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組織產銷對接,會員們互幫互助,把菜種好,把收入提上來。”崇仁農合聯蔬菜產業分會首屆會長俞柏峰向記者表示。
如何讓蔬菜產業“更綠更嫩”?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嵊州農商銀行立足崇仁鎮實際,聚焦蔬菜產銷過程中的大棚、技術、銷路,提供一條龍金融服務,發揮金融力量全面助力蔬菜產業發展;同時,針對蔬菜種植戶進行專項走訪,建立轄內蔬菜種植戶名冊,摸清種植規模、主要困難及發展意向,采取“一戶一策”加大對蔬菜種植戶的幫扶力度。
“我們還為崇仁農合聯蔬菜產業分會提供2000萬元的金融支持。”嵊州農商銀行崇仁支行行長章媛園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崇仁農合聯蔬菜產業分會與當地的“上禾·共富工坊”合作。“上禾·共富工坊”收購農產品原料后,加工成半成品并利用線上微信小程序銷售,目前已在杭州、紹興、嵊州等地開展配送。未來,線上渠道將拓展至武漢、上海等市場,讓古鎮“小蔬菜”走向“大市場”。
定制方案扶助藍莓種植
在浙江寧波北侖區小港街道湖芳村果農汪大哥的果園中,一株株藍莓樹在春風中輕輕搖曳,翠綠的枝葉間點綴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果實。
水果是北侖的重要支柱產業,葡萄種植尤為突出。汪大哥最初投身葡萄種植,隨著物流交通網絡的日益完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面對挑戰,他將目光投向了藍莓——這種原本不屬于北侖傳統種植范圍的水果。
在北侖大面積種植藍莓并非易事,從基礎設施投入到新品種選育再到幼苗維護,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資金支持。
北侖農商銀行在得知汪大哥因藍莓栽培面臨資金短缺后,主動上門了解情況,最終為他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并及時提供啟動資金。200萬元低息助農貸款讓汪大哥的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行將繼續深耕‘三農’領域,積極探索‘藍莓+’產業多元化發展模式,助力藍莓產業做大做強。”北侖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劉三喜向記者表示。
創新服務賦能產業升級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發布推介相關品種安全優質生產模式(第一批),平湖芹菜憑借“設施沙培+精準管控”入選,是芹菜產品唯一入選的安全優質生產模式。
在嘉興平湖市,芹菜“設施沙培+精準管控”安全優質生產模式的實施主體主要為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平湖農商銀行成功為該公司發放嘉興首筆農業設施抵押貸款“共富·興農貸”400萬元,實現農業設施確權抵押的重大突破。這筆創新信貸資金將用于數字化智能大棚擴建,讓科技農業在金融沃土上茁壯成長。
“自2019年企業引進沙培技術以來,我行便以‘全周期金融管家’的角色參與項目培育,累計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近3000萬元。”平湖農商銀行公司金融部負責人周云明向記者介紹。
在平湖市新倉鎮共富蔬菜島,千畝“沙海綠洲”正煥發旺盛生命力。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沙基質種植+營養液精準滴灌”技術,實現生產周期縮短33%、畝產提升50%的跨越式發展,保障了全周期生物防控體系運轉,讓每株芹菜都達到“零化學農藥”的綠色標準,并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我行將持續深化‘金融+科技+農業’融合創新,以‘共富·興農貸’系列產品為抓手,全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讓更多‘沙培芹菜’式的創新模式破土而出,為鄉村振興貢獻金融力量。”平湖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沈佳對記者說。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