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網海南訊(農村金融時報 記者李春玲 通訊員袁國華 齊堯友)2018年,對海南省聯社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面臨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海南農信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截至2018年末,海南農信存款余額1881億元,同比增長12.91%;貸款余額1154億元,同比增長12.78%;全年清收不良貸款12.71億元,核銷呆賬5.25億元;年度凈利潤18.55億元,繳稅1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7%和8.46%,均創歷史新高。
傾情支持“三農”建設
農信系統姓“農”,因農而生,因農而興。
2018年,海南農信出臺服務鄉村振興12條措施,加大“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拓寬全省農村“五網”建設貸款的資金來源和抵押擔保范圍,助推惠民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圍繞特色農業、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業態,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務;支持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重點支持天然橡膠、熱帶水果等“八大產業”,打造海南芒果、蓮霧、火龍果、黑豬等10個省級品牌。同時,聚焦農民增收,大力推廣“一小通”小貸支農模式,創新推出了“順貸”“福貸”“社寶貸”等系列特色惠農產品;科學配置網點資源,優化調整行政村、自然村便民服務點,147個扶貧村便民服務點升級為金融服務站,為村民提供便利化、普惠性的金融服務。
與此同時,海南省聯社和19家市縣行社成立“三農”金融服務委員會,為“三農”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有了以上舉措,2018年,海南農信涉農貸款余額401.58億元,比年初增加17.1億元,實現持續增長;重點支持29家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發放貸款8.46億元;重點支持5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8042.67萬元;發放50萬元以下農民小額貸款61.61億元,完成省政府下達24億元任務的256.71%。
今年,海南農信還將繼續加大對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加大涉農信貸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拓展林權抵押、農業生產設施抵押、動產質押和應收賬款質押等信貸業務,支持“互聯網+農業”發展,為產銷合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貸金融服務。
傾智支持小微企業
作為本土重要的地方金融機構,海南農信借助于遍布全省的服務網絡和決策鏈條短等優勢,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委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決策部署,創新手段、創新產品,融資融智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海南農信在讓利優惠的同時,還致力于打造特色鮮明的小微金融產品,不斷提升小微企業的金融便利度和可獲得性,并且依托全省農信系統基層信貸員隊伍,因地制宜對接小微企業需求,不斷提升服務質效,量身定制金融服務,甚至做到“一企業一方案”,解決小微企業主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為滿足新形勢下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針對小微企業特點,海南農信為其量身打造系列特色產品,先后推出“宏業貸”、“生蠔貸”、“花卉貸”等特色創新貸款產品。海口農商銀行還發放了首筆商標質押擔保貸款3000萬元,探索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此外,著眼于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海南農信致力于優化信貸投放結構,持續推進“555”工程,確保小微企業貸款持續增長;通過增加貨押、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方式,解決小微企業擔保不足的問題。同時,信貸資源向“互聯網+”創新創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三農”企業傾斜;加大力度推廣“政銀貸”“政保貸”“銀稅通”等產品,借助政府信用放大企業信用。
據統計,2018年,海南農信小微貸款余額390.28億元,同比增加50.03億元,增幅14.7%;1000萬元以下小微貸款96.92億元,增加33.35億元,增速52.46%,高于各項貸款39.68個百分點;有貸戶數1.79萬戶,同比增加6711戶;不良率和利率均控制在合理水平,實現“兩增兩控”。
針對服務小微企業,今年,海南農信將加強考核力度,通過單列小微信貸計劃,提升小微貸款考核權重等手段,引導全省農信系統積極投放小微貸款;同時,依托出臺的相關辦法,將小微貸款1000萬元以下等業務納入盡職免責范圍,實現正向激勵,讓信貸人員服務小微企業時,真正做到敢貸、愿貸。
堅守“農小土”,實現“穩高實”。如今,乘著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東風,海南農信將繼續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實干苦干,堅定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打造學習型現代零售銀行,為建設海南自貿區、自貿港作出新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