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網福建訊(陳衍水 張傳勛)當前,國家高度重視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工作,陸續出臺政策持續發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但“政策好,小微企業不知道、不了解”的情況還是比較突出,如何破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困局,農村金融中小機構應該如何應對呢?
“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農信社應當堅定做好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張鎮雄表示,農村金融中小機構可以發揮出決策鏈條短、經營機制活的優勢,建立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長效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未雨綢繆、求新求變,不斷加大金融供給、加大金融創新、加大減費讓利,著力推動開創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新局面。
據介紹,福建農信通過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將信貸資金優先投向“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著力緩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不充分、結構不均衡等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19年5月末,1000萬元以下(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44.61億元,比年初增加107.58億元;小微企業戶數60.22萬戶,比年初增加3.96萬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8.08%,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累計為9568戶小微企業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為小微企業客戶節省財務成本約1.2億元,獲得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小微客戶的頻頻點贊。
金融創新優供給
破解民營和小微融資難
鞋服、箱包等制造業是晉江傳統優勢產業,如何通過創新服務這些類型的民營和小微企業?晉江農商銀行借助移動互聯平臺,通過與手機客戶端“輔城APP”貸款對接、統一授信管理等9個業務支撐系統,開通電商貸、稅e貸等5項業務微信申請渠道,充分發揮出信息科技的“第一”推動力。
福建省輔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周芬介紹說:“輔城APP是我公司推出的一款鞋服、箱包等制造業信息服務平臺軟件,小微企業可以通過客戶端大量的上下游企業信息,精準對接供應商或者需求方。”為了客戶端平臺模式有效運行、交易資金得到保障,晉江農商銀行專項支持客戶端上實名認證的晉江企業,為客戶端平臺授信50億元。
晉江農商銀行的這種創新,只是福建農信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一個縮影。福建農信積極聚焦實體經濟金融需求,結合民營和小微客戶需求特點,通過創新不斷優化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供給,有效破解了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晉江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走訪調研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需求
針對小微企業資金使用“短、頻、急”的特點,福建農信系統創新推出具備手機自助、隨用隨貸、循環使用等特點的“小微寶”自助循環貸款,全力推進“互聯網+金融”創新。依托自主研發的全國農信首個線上貸款平臺,福建農信推出契合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需求特點的“福e貸”系列產品,客戶通過手機即可實現“秒貸”,目前授信戶數突破50萬戶,授信金額413.29億元,用信金額296.94億元。
為破解小微企業擔保難題,福建農信一方面擴大抵質押物范圍,推出包括機器設備、應收賬款、商標權、專利權等在內的組合貸款。針對制造業小微企業普遍缺乏有效擔保物的情況,福建農信主動與人保、中華聯合財險等保險機構合作,在福州、泉州、莆田、三明等地積極試點開展小微企業保證保險貸款業務,贏得政府、企業的好評。
針對小微企業轉貸續貸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福建農信指導轄內機構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仙游農信社推出“無縫貸”守信增值貸款。以“不壓貸、不抽貸、零等待”為特色,借款人只要誠實守信,即可在貸款到期前申請續貸,客戶在還清原有貸款的第二天獲得貸款,真正實現還貸和續貸“無縫隙”對接,讓客戶實現“零等待”。
減費讓利降成本
破解民營和小微融資貴
近年來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同業競爭日趨激烈、金融監管更加嚴格的形勢下,福建農信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堅持與民營和小微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主動實施減費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明確停止收取貸款利息以外的任何費用,切實減輕客戶貸款費用負擔,幫助民營和小微企業“輕裝上陣”、渡過難關。
秉承普惠金融服務理念,福建農信始終堅持“優質低價”金融服務方向,堅持“保本微利、服務為主”的定價原則,合理設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除收取貸款利息外,不收取貸款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費用。目前制定了125項的免費服務項目,其中有80項是福建農信為更好地滿足民營企業、農村弱勢群體的金融需求主動減免的費用。
對具有較好成長性、信譽好、主要結算行在農信系統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福建農信實行適當利率優惠,比同類貸款利率優惠20%-30%。如泉州農商銀行持續下調貸款利率,通過推出“活利貸”、“分期貸”以及“易續貸2.0”等產品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3月末加權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
綜合考慮貸款額度、風險水平以及押品評估難易程度等因素合理確定評估方式,穩妥推廣抵質押物內部評估,節省小微型民營企業客戶的押品評估費用。廈門農商銀行制定零售貸款抵押物免評估管理辦法,以內部評估或資產評估公司的預評估代替正式評估報告,2018年以來累計辦理免評、預評2390筆,為客戶節約評估費用約95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建立服務長效機制
打造“親清”新型銀企關系
據介紹,福建農信67家行社積極和當地民營小微企業對接,打造建立“親清”新型銀企關系,靠前服務,主動建檔,認真落實省政府“不減少信貸規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續貸門檻、不隨意抽貸、不隨意壓貸”的“五不”要求,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為構建金融服務長效機制,拓展小微金融服務空間,福建農信系統對客戶建檔、便捷服務、“陽光信貸”三大工程進行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小微金融服務可得性、覆蓋率。福建農信依托自主研發的農戶(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信息建檔系統,客戶經理手持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深入田間地頭、街區社區、工業園區,廣泛收集農戶、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和真實的金融需求,共為948.64萬戶自然人(含個體工商戶)客戶和14萬戶小微企業建立了基礎金融檔案,實現“建檔、評級、授信”三同步。
平和農信聯社送金融知識進蜜柚加工企業
福建農信一直致力于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金融服務網絡,近年來更是大力推廣移動金融、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業務,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福建農信的“陽光信貸”工程,經過多年大力推行已深入人心,新形勢下更是實行流程、產品、申貸、授信、利率、監督“六公開”,積極推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三大服務制度,確保全流程“陽光”操作。
福建農信還積極構建完善的小微企業貸款風控體系,主動對接稅務、工商、司法、公安等政務數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形成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畫像,主動研判客戶信用履約情況與還款能力,創新符合其業務模式且可以有效緩釋風險的金融產品。為妥善處理防風險和助小微的關系,不斷強化全流程信貸風控意識,前移風險控制關口,“親訪親談親簽”,把好準入關,全面客觀評估區域、客戶、特定行業風險,落實貸款“三查”機制;持續推進信用工程建設,積極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社區)、信用縣的創建工作,優化縣域及農村金融信用生態,共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以上為推廣內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