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新疆訊(通訊員劉新東 趙鳳芹 秦文)廣袤新疆,57.2萬平方千米天然草場如碧綠的翡翠,鑲嵌在北疆肥沃土地;1000多萬畝青貯玉米地如股股的泉眼,散落在南疆綠洲人家。這是一塊孕育畜牧業生機的邊塞寶地,但也曾因偏遠閉塞處處刻下貧困印記。
新源縣吉祥苑小區的居民在鮮奶驛站購買鮮牛奶(郭樹鵬 攝)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疆農信緊緊圍繞牛產業的發展脈絡,奏出了金融精準扶貧的宏偉交響。自2016年以來,新疆農信累計投放牛產業鏈生產運營貸款328.96億元,其中用于支持牛養殖的信貸資金達到34.53億元,牛產業鏈資金7.33億元,累計幫助貧困戶48.59萬人次發了“牛”財。
為每個農戶點燃脫貧星火
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庫木庫薩爾鄉的農戶吾斯曼·斯馬義,一邊喂牛一邊激動地對說:“我以前是連飯都吃不飽的貧困戶,靠著農信社的“金牛貸”,從一頭增加到8頭牛,再加上種地和在村委會上班的工資,全家5口人一年能掙個八九萬”。
吾斯曼·斯馬義所說的“金牛貸”,是麥蓋提縣農信社2020年4月專為扶持當地農戶養牛推出的一款產品。該產品采取保單質押的貸款方式,期限短、利率低,貸款只能用來購買安格斯牛和西蒙塔爾牛或進行牛的繁育、養殖和育肥。
像吾斯曼·斯馬義一樣通過“金牛貸”支持增收致富的貧困戶還有不少。截至2020年9月末,麥蓋提縣農信社已發放“金牛貸”835戶、3043.37萬元,用于支持安格斯牛養殖,目前全縣存欄良種牛2萬余頭,覆蓋了800多戶貧困人口。
在農信社信貸資金的活水灌溉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強的還有塔什庫爾干縣牦牛養殖大戶玉山江·阿布力米提,150萬元的生產經營貸款堅定了他改良牦牛品種的決心。通過半放牧半舍飼的養殖方式,他的牦牛個個膘肥體壯。今年引進的70頭大通牦牛已誕生29頭小牛,出生率和成活率均達100%,年收入穩穩達到10萬元。
針對新疆貧困人口基數大、致貧原因復雜、貧困程度較深等實際,新疆農信堅持“干字為先,實字托底”,以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單戶家庭養殖,力促深度貧困縣牛產業發展上臺階、出成效,“貸”動了9.46萬戶貧困戶通過養牛增收脫貧;以大額農戶貸款支持養殖大戶發展集中養殖,在信貸資金的培育下,全疆養殖大戶由2016年前的726戶增加到2020年9月末的1211戶。
助關聯企業成為致富車頭
擔負一方百姓生計的奶制品加工企業——“伊哈牧場”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扮演著重要角色。
46個獨具特色的“童話屋”造型的“鮮奶驛站”,是“伊哈牧場”在縣城各小區門口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奶站聘請當地農民擔任站長,24小時為小區居民供應新鮮牛奶。而在這些“童話屋”誕生前,奶農們賣牛奶都是靠一輛摩托車、兩個鐵桶和一副好嗓子。
鑒于此,2018年新源縣農信社在該公司建設基地還是一片生荒地的時候,就果斷發放入了20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其購建環保鍋爐。目前“伊哈牧場”已引進國內先進產品核心科技和一流生產線,每年與當地110戶奶農簽訂收購協議,年收購鮮奶逾5噸,直接受益貧困人口達1000人次。
帶貧成效的背后,是農信社連續3年累計800萬信貸資金的堅定陪伴。目前該企業已在四川、江西、江蘇打造特色牛產品14家“百城千店”銷售鏈。
活躍的牛產品銷售離不開規范的活畜交易市場。北疆最大的活畜交易中心——伊犁阿勒推黃公活畜交易中心是當地養殖戶的“聚寶盆”。
2020年,阿勒推黃公活畜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從伊寧農商銀行獲取600萬元貸款后,改善了交易中心的硬件條件,極大提高了這里的人氣指數,使得日交易額突破兩億元,周邊鄉鎮近1000名貧困戶在這里實現了就業增收。
伊寧農商銀行在交易市場內布設了集智慧柜員機、自助貸款機、大額轉賬一體機于一身的綜合性普惠金融驛站,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客商、市場、牧民”三者之間交易更為便捷。
通過支持與牛產業相關的企業,使其在帶貧益貧中發揮更大作用,一直是新疆農信的努力方向。為此,新疆農信將信貸資源重點向牛產業主產區、優勢產區、特色產區、扶貧企業傾斜,對有信貸需求的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給予貸款利率優惠,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據統計,自2018年新疆農信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以來,全疆農信系統已累計提供信貸支持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產業鏈企業254家,投入信貸資金7.33億元。
用多種模式成就創富夢想
喀什地區疏附縣域總面積622萬畝,耕地僅68萬畝,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滯后,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被“偏遠、貧窮”等形容詞籠罩,養牛是當地百姓賴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和經濟來源。
據夏穆沙提介紹,為他提供一對一服務的客戶經理,2015年來除了幫他在擴大產銷規模上出謀劃策,除了為他發放養殖貸款,還以種植貸款為媒介,幫他牽線搭橋解決每年600噸飼草料收購難題。
現在夏穆沙提的合作社集牛養殖、育肥、托管和屠宰于一身,年屠宰量達3000頭,承載了38戶貧困戶牛羊托養希望的同時還吸納10戶貧困戶在合作社長期務工,每年為50戶貧困戶每戶分紅4000元。2018年成為疏附縣政府唯一指定牲畜屠宰場,在全面滿足縣域牛肉產品供應的同時,輻射喀什地區各縣市。
同樣享受到有農信特色幫扶模式的,還有疏附縣的老字號熟食品加工廠“牛三寶”。
2020年年初的疫情過后,自營門店銷量收窄,產銷結構單一成了擺在“牛三寶”面前的頭號風險。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復工復產市場需求,守護脫貧攻堅勞動成果?當地農信社的“冷鏈物流”基建貸款給出了答案,疏通了小作坊的大銷路。
80萬元信貸資金推動四間冷庫拔地而起,牛油、牛頭、牛百葉等生鮮食品精包裝后,通過冷凍運輸迅速走向川、隴、陜多地,2020年收購額和銷售量分別達1500萬元、50噸,帶動67名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致富“三級跳”。老字號招牌煥發出新光彩,在喀什的沙土地上更加熠熠生輝。
自開展金融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新疆農信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已任,以信貸支持牛產業發展為職責,針對農戶、養殖合作社、屠宰加工銷售等不同養殖主體困難,積極與地方黨政、保險業、大型企業聯系溝通,探索推出了“農信社+公司+基地+農戶”“政府+信用社+保險公司+企業+貧困戶”“扶貧牛托管代養”等各具特色的金融幫扶模式。
通過多種幫扶模式,截至2020年9月末,新疆農信累計投放特色信貸產品34.53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9.46萬戶、45.67萬人次受益;支持養牛業合作社244家,投放貸款金額14.63億元;支持特色耗牛、西門塔爾等品牌牛產業發展壯大。
在這一張張富足安康的笑臉、一幅幅草青牛肥的畫面背后,離不開來自新疆農信一組組充滿溫情的數據。新疆農村信用社將善始善終,統籌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夢想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