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松
今年以來,河南西華農信聯社在河南省聯社、周口市農信辦的領導下,堅守“鄉村振興的助力銀行、服務縣域的責任銀行”定位,堅持支農支小支微,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全方位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幫扶
推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西華縣南陀村聚力“一村一品”,以址坊鎮食用菌產業園為依托,大力發展香菇種植,新建香菇大棚9座,采取“合作社+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模式,與西華縣豫穎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加強新品種引進和技術培訓,鼓勵菇農巧打“錯季牌”,形成“香菇為主、多菌種植”的發展格局,每年為集體創收6萬元,帶動30余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沒想到能貸這么多,現在一筆30萬元的資金就解決了融資需求,而且放款還這么快,這才是我們農戶最實在的支持。”近日,食用菌產業園負責人周建設高興地對來訪的《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道:“有了西華農信社的資金支持,不僅解了合作社發展的燃眉之急,更有利于擴建廠房、倉庫和擴大經營規模,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該聯社圍繞“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格局,本著“成熟一個行業,服務一個行業”的思路,結合縣域實際,在已有“餐飲貸”“果蔬貸”“飼牧貸”“土地確權貸”“助糧貸”等信貸產品的基礎上,找準服務民營、涉農經濟的著力點和切入點,創新開發“惠商貸”“鄉村精英貸”等信貸產品,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系列信貸產品體系。
同時,西華農信聯社堅持黨建引領,將“土地確權貸”“收糧貸”等支農產品作為信貸營銷的主要載體,切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與各行政村黨支部對接,持續開展走訪營銷,全面了解和掌握轄內金融服務需求,打造穩固的農村金融陣地。截至9月末,該聯社已實現基層黨支部開展“黨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全覆蓋,發放鄉村振興貸款12.94億元。
加大紓困
惠企政策實施力度
“來得真及時,很快就給我放了100萬元的貸款,解決了資金周轉難的問題。”近日,談及西華農信社的上門服務時,西華縣小涵糧食收購有限公司負責人郝笑寒深有感觸地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據了解,該公司是西華縣一家中等規模的糧食收購企業,主要經營糧食收購、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谷物銷售、豆及薯類銷售、農副產品銷售、食用農產品批發。該公司因糧收購時間跨度長,出現了資金短缺問題。西華農信聯社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將該企業納入今年的“行長進萬企”活動目標企業,主管行長帶領客戶部門負責人,上門摸排企業需求,對接合適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企業發放了100萬元的貸款,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據悉,該聯社主動跟進了解困難客戶需求,聚焦企業發展實際,精準施策提供延期還本付息、無還本續貸等金融服務。截至9月末,累計發放無還本續貸4.27億元,展期貸款1億元,做到讓利于企、金融惠民。同時,持續開展減費讓利,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當年累放年化利率為6.81%,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累計承擔減免小微企業各類費用賬戶615戶、相關費用10.8萬元,切實助力小微企業“輕裝上陣”。
該聯社還深入推進“金燕飛萬企”“行長進萬企”等活動,常態化開展銀企、政銀對接,篩選建立融資需求主體“白名單”,圍繞“鏈”“圈”“園”,做精做透信貸業務,做深做全金融服務,聚焦農村土地承包、糧食生產、收購及糧油運輸銷售、深加工等,全力滿足產業鏈條各環節經營主體“短、頻、快”資金需求,以點帶鏈促進產業暢通,以鏈帶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今年以來,西華農信聯社共參與組織9次銀企對接活動,走訪企業103戶,累放小微企業貸款6.04億元。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