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通訊員 許秀菊
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之稱的福建霞浦,正以開展“競逐海洋經濟,加速提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為契機,著力打造海洋經濟大縣。
作為農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軍,福建霞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霞浦農信聯社”)以高質量發展為要領,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圍繞建設“海上霞浦”行動方案要求,主動融入地方特色產業,深入探索實踐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舉措,奮力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點燃藍色經濟發展“新引擎”。
錨定海洋產業
“今年的海參個頭大,價格也不錯,我們的收入也隨之上漲啦。”霞浦縣沙江鎮海參養殖戶老蘇興奮地說。作為“中國南方海參之鄉”,近年來,霞浦“北參南養”模式持續增量發展,逐漸成為當地海洋養殖的支柱產業之一。
海參產業鏈是一條“致富鏈”,一頭連著海洋特色產業的發展,一頭連著海參養殖戶的“致富經”。
為幫助養殖戶念好這本“致富經”,霞浦農信聯社結合海洋生產周期、規律和海洋金融風險等因素,量身定做“福海·參苗貸”“倉單質押貸”等拳頭產品,用心做好海洋產業鏈客戶群體的對接工作,扶持水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加大對海參“產供銷”各環節信貸投放,截至目前,該聯社海參類貸款余額超20億元。
針對水產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和臨海產業、濱海旅游等重點領域,圍繞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緊抓行業龍頭企業等關鍵群體,霞浦農信聯社還大膽探索藍色金融服務新模式,根據縣域特色大力推廣“福海”系列貸款,截至今年4月末,“福海”系列各項貸款余額達27.33億元,切實為海洋漁業主體解難題,提質效。
做好減費讓利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霞浦太康路夜市人間煙火氣也變得格外濃烈。
穿梭在海鮮大排檔里的經營者小吳說:“如今能有這火爆的生意,離不開霞浦農信聯社對我們這些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霞浦農信聯社堅持落實落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加大信貸投放,強化金融服務,進一步提振沿海民營經濟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打造“商”字場景,建設移動金融服務。實施清單式商戶營銷,結合“百行進萬企”等活動走進工業園區,深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走進重點商圈,助力打造金融夜市。同時,結合“整村授信”活動,用好“福保快貸”線上授信產品,為民營經濟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截至今年4月末,霞浦農信聯社線上“福保快貸”余額超3.5億元。
寫好“費”字文章,踐行“紓困惠企”。霞浦農信聯社做好減費讓利工作,對小微企業貸款實行保本微利的優惠利率,截至今年4月末,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金額超33億元;大力推廣符合民營企業融資特點、風險可控的“無還本續貸”等新型還款方式的產品,縮短民營企業融資鏈條,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過橋”環節,緩解企業到期還款壓力。
發揮人緣、地緣優勢
當前,霞浦縣正在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霞浦縣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霞浦農信聯社大力探索“金融+藍色+文旅”發展新路徑,走出一條具有農信特色的海洋文旅發展之路。
葉先生在霞浦東壁村經營民宿多年,在霞浦農信聯社“民宿貸”貸款產品的助力下,他的民宿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生意蒸蒸日上。“民宿貸”充分融合霞浦山海、田園、攝影、石頭厝等元素,為霞浦打造以濱海光影為內容的“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題”民宿產業帶注入金融動能,截至今年4月末,“民宿貸”累計發放貸款金額近2億元。
同時,霞浦農信聯社持續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戰略工程,積極推動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發揮人緣、地緣優勢,推動金融助理受聘為鄉村振興金融指導員;運用好福農驛站,持續規范站點建設,進一步豐富金融、電商、物流、民生、政務等服務內涵,實現“政銀村企農”協同高質量發展,并針對民族鄉村發展推出“少數民族貸”產品,持續助推民族鄉村文旅經濟發展新融合業態,“少數民族貸”自2023年推出至今,累計發放貸款超1.5億元。
(編輯 田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