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重慶訊(通訊員余波) 重慶豐都縣位于三峽庫區腹地,工農業基礎薄弱,脫貧攻堅是全縣最重要的工作,要想打贏這場硬仗,重在找對路子,開好“方子”。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農發行重慶豐都縣支行堅持“優質產業+全域旅游+重點幫扶”的思路,持續加大金融扶貧力度,累計投放各類貸款45.575億元,其中,累放扶貧貸款45.305億元,全力支持當地脫貧攻堅,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止今年7月末,該行扶貧貸款余額41.28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98%,扶貧貸款余額居全縣金融機構第一。
扶貧+優質產業 金雞一啼產業旺
全新雞舍、全年恒溫地暖、全自動投食器、新型清潔啄水器......
農發行豐都支行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德青源青年雞場
一枚枚新鮮的雞蛋,正源源不斷的從雞舍傳送到包裝流水線。經過初級分揀、分道裝托、稱重封箱,包裝運輸后,每天生產的雞蛋第一時間銷往西南地區各省市。
走進豐都縣虎威鎮,道路兩旁綠油油的玉米苗長勢喜人。“這些都是靠金雞項目帶動起來的,項目建成投產后,將逐漸形成包括種植、包裝、物流等在內的產業鏈,從而帶動周圍兩個鎮的農業經濟發展。”金雞產業扶貧項目負責人鄒仕唯介紹說。
鄒仕唯所說的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是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重點推廣的產業扶貧工程之一,由豐都縣、棗莊市協作共建,同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建設。
2016年,豐都縣與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青年雞場、產蛋雞場,配套建設十萬噸飼料加工廠、屠宰廠、沼氣發電廠、有機肥廠、蛋品加工西南中心,旨在打造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家禽養殖產業基地。
金雞產業扶貧項目采取“有機種植—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有機肥料”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循環農業模式,當地農民通過種植玉米,就近銷售給德青源公司作為飼料,減少運送和加工成本,有效提高收入水平,產生良性的扶貧效應。
建設初期,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基建主體單位重慶豐敦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一度成為阻礙項目落地的大難題。
了解到企業困難后,農發行重慶豐都縣支行主動上門溝通對接,積極提供融資融智服務,以高效優質的辦貸效率,及時就企業生產設備購置、雞舍搭建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供2億元信貸資金,以解燃眉之急。項目建成后,園區容量將達到180萬只蛋雞,日均產出60噸雞蛋,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
據悉,園區計劃第一批招工3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占比達三成以上,后期預計能提供1200余個工作崗位,就地解決村民就業問題。部分項目凈收益還將直接補貼該縣96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目前,金雞產業扶貧項目青年雞存欄30萬羽,蛋雞存欄30萬羽,從去年投產至今,已累計產蛋5500萬枚,年底將達到90萬羽蛋雞生產規模,第三批養殖區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
農發行豐都支行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德青源青年雞場
扶貧+全域旅游 喚醒沉睡的“金山銀山”
叮叮叮.....清脆的鈴鐺聲在山野回響,山羊在林間悠閑穿梭。高山云海,夏蟲清鳴,曲徑通幽,宛如仙境。
剛到中午,仙女湖鎮街口的仙女湖羊肉館就已賓客滿座。老板余明生、秦澤娟夫妻倆正忙前忙后招呼著客人。
“生意最好的時候,進山的車從景區大門到鎮上排了近五公里長,我家羊肉館從上午十點一直賣到大晚上。”談及這兩年的生意,夫妻倆笑開了花。
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房屋破舊,道路泥濘,不要說外地游客,就是本地人都搖頭。“土里刨不出未來”,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靠山吃山,道路不暢,讓隱藏在深山中的絕色美景“無人問津”。
而今,4.5億元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為南天湖一期項目景區公路、易地扶貧搬遷等基礎項目建設注入動力,沿線24個扶貧安置點連接起來,斬斷了交通致貧的源頭。眾多游客慕名而來,自駕游、跟團游,越來越多像余明生、秦澤娟夫妻倆這樣的當地人,紛紛做起了餐飲、住宿等景區生意,嶄新的柏油路讓大山有了更好的“出路”,山里山外的聯系更加緊密。
目前,南天湖一期項目建設基本完工,二期正在推進過程中,未來還將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整合旅游資源,讓游客享受到更優質、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農發行豐都縣支行金融支持修建的豐都南天湖景區公路
豐都縣旅游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冉啟明說:“無論是一期項目還是二期項目,農發行豐都縣支行及時的資金供給,是對當地景區建設最大的金融支持。”
春有百花、夏可納涼、秋品瓜果、冬賞白雪,南天湖現已成為重慶觀光旅游、避暑休閑的度假勝地。豐都縣也逐步構建起以鬼城名山、南天湖、九重天、雪玉洞等4個國家級4A景區為主導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農發行豐都縣支行貸款支持建設的豐都南天湖景區
扶貧+重點幫扶 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豐都縣三建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山高坡陡、舊場鎮處于危巖石地段、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落后。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三建鄉脫貧攻堅工作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該行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把錢用在刀刃上,累計投放信貸資金3億元,用于三建鄉場鎮居民整體搬遷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
日前,新場鎮建設已全面啟動,部分道路已經建設完畢,老場鎮重危區88戶已全部撤離。村與村之間原來泥濘的鄉村路變成了水泥路,阡陌交通如同“輸血管道”一樣,把知識、技術帶進三建鄉的每個村,也把村民生產的農副產品及時運出大山,金融扶貧交通建設推動全鄉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農發行豐都支行在全力以赴抓好信貸扶貧的基礎上,還傾情傾力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到目前為止,該行向三建鄉捐贈資金20萬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協調縣水務局調劑資金65萬余元,幫助解決對口幫扶貧困村11口山坪塘整治;協調縣交委解決鳳凰山村8.2公里村社聯網道路,打通交通隘口;組織購買結對貧困戶農副產品8萬余元,發放慰問金10萬余元等等。
該行行長謝軼群表示,“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豐都縣支行將不斷增強服務脫貧攻堅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發揮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范作用,緊密結合地方政府發展規劃,讓農業政策性金融資金發揮更好作用,確保扶貧扶到‘根’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