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山東訊(通訊員張奎杰 馮為國 趙丹)近幾年,在菏澤銀保監分局的監督指導下,山東鄆城農商銀行本著嚴謹審慎、即查即糾、立查立改的原則,積極開展實施行業規范建設深化年活動,不斷鞏固“三三四十”“整治市場亂象”及“回頭看”“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自查”及“回頭看”等一系列活動成果,從宏觀政策執行、股權與公司治理、信貸管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創新業務、整改問責及員工行為管理等方面進行完善規范,促進鄆城農商行各項業務的續健康持發展。
該行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健全法人治理機制建設,把黨的領導嵌入到《鄆城農商銀行公司章程》中,明確農商行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委研究討論后,由董事會或高管層作出決定,確保了農商銀行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形成黨委核心領導、董事會戰略決策、高管層執行落實、監事會依法監督“四位一體”的法人治理框架體系。
該行制定了《鄆城農商銀行股東股權管理暫行辦法》、《鄆城農商銀行中長期股權管理規劃方案》等制度辦法,在股東責任、信息披露等方面,特別是對股東資質、股東行為、股權托管等重點方面規范,在公司章程中明確了股權轉讓、股權質押等規定。
該行按照監管部門最新要求及省聯社指導意見,在董事會下設戰略、風險管理、關聯交易控制、提名與薪酬委員會的基礎上,董事會增設審計、三農金融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風險管理、薪酬管理、三農服務、審計、關聯交易等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深入開展監督檢查、調查研究,促進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及監事會合規經營、相互監督制約,切實防范風險,實現了從形式履職向實質性監督的轉變。
該行黨委率先與鄆城縣財政局開展共建,簽訂共建協議,重點圍繞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共建活動,各黨支部積極響應,與村委社區、企事業單位結合,簽訂共建協議,開展整村授信、網格化營銷、普惠金融進鄉村等共建活動,該行扶持的久源蘆筍基地、琦泉生物發電、陽光花卉、潤濤蔬菜種植合作社帶動395戶農民增收致富。
該行選派29名中層干部掛職科局副局長、鄉鎮副鎮長,結合鄉鎮黨委政府,積極對接走訪、精準營銷;重點推廣政策應用類貸款產品,助推“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支持“產業振興”,助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累計發放“魯擔惠農貸”1.36億元、“創業擔保貸”1.5億元,及魯青基準貸、巾幗創業貸、助養貸等政策性產品4000余萬元。
今年以來,為排除新冠病毒疫情干擾,該行實行獨立審批人制度,線下業務2-3天完成審批;實現流程辦貸、限時辦結。該行新增貸款平均辦貸時間為2.5天。適時推出房產余值貸、鄉情創業貸、白衣天使貸、魯擔惠農貸等35款信貸產品,先后設計了“聚財寶”“利劃算”“益劃算”“故鄉情”“五谷豐登”等五種存款產品,滿足不同層次客戶需求。
該行始終堅持強化業務真實性審查、嚴把準入關。加大對貸款客戶貸前調查的深度,提高風險識別能力,確保第一手資料真實、有效。優化業務流程,建立健全貸款辦理流程,各業務環節規定辦理時限,不斷提高信貸業務的上報和審批效率。強化貸后管理,提高信貸風險前瞻性。要求客戶經理在首次貸后檢查后,按季對貸戶進行貸后檢查,隨時掌握客戶最新經營狀況和潛在風險因素;實施“四級管理”,層層組織簽訂信訪維穩工作責任書,建立首辦負責制,嚴格實行信訪事件限時辦結制,不斷提高該行信貸風險管理水平。累計收回不良貸款5751.39萬元
該行秉承防風險、穩投資的風險管理原則,全面跟進監管要求,嚴格落實市場亂象整治工作,高要求、嚴標準來開展業務。該行上線了風險偏好管理系統、資金業務風險管理系統及流動性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借助系統的科技支撐,開展好風險偏好管理、風險的監測和預警等工作,提升了該行資金業務風險管理水平。結合行業規范建設深化年活動,梳理實用的規章制度。2020年全面梳理規章制度196項,其中廢止20項、整改23項,新制定29項,其中資金業務方面共新增制度3個,修訂制度8個。
制定合規文化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持續開展合規履職承諾宣誓并簽訂承諾書、合規學習、合規知識測試,合規演講比賽,印制員工應知應會手冊3.0,提煉知識點1346條,匯總試題2567道,印制應知應會規章制度匯編、中小商業銀行禁止性行為清單。合規部每月對學習情況進行監督,督促員工熟練掌握應知應會規章制度,切實提升員工合規操作能力,防范操作風險和案件風險,有效推動了合規經營管理。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