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楊怡明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聯原董事長葛華勇在提案中表示,建議加快出臺《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提升支付機構監管法律層級,進一步規范支付機構業務展業資質、業務經營,維護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葛華勇表示,《條例》應強化儲值賬戶運營和支付交易處理兩類支付機構的管理,并明確不得兼營。
“應繼續堅持金融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強化風險隔離體制機制建設。在網絡支付四方模式下,對同一機構的多重身份進行拆分,有助于避免機構一頭開展資金業務,一頭開展支付業務,防止支付交易脫離監管范圍。”葛華勇稱。
同時,葛華勇指出,《條例》應明確支付機構需通過清算機構開展轉接清算業務,并遵守清算機構統一的業務規則、技術標準和品牌標識等管理要求。支付機構的資金處理和信息處理必須通過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并遵守清算機構的統一要求,是支付機構回歸網絡支付四方模式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更好地進行穿透式的金融監管。
“《條例》還應限制支付機構直接為企業開立支付賬戶。”葛華勇表示,支付賬戶與對公賬戶定位不同,定位主要是“小額、便民”,而對公賬戶更多為大額賬戶。同時,《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規定,商業銀行對公賬戶的開立需臨柜審核企業證件、印鑒等,條件更嚴格、流程更完備。而目前支付機構對公支付賬戶的開立則基本上以線上審核為主,風控措施相對薄弱,賬戶安全等級較低。因此,《條例》對支付機構直接為企業開立賬戶要有嚴格的限制。他建議從規范支付賬戶開立與使用的角度,進一步重申支付賬戶僅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
此外,葛華勇認為,《條例》還應豐富支付機構市場地位的判斷依據。在通過集中度、市場份額等維度來判斷支付機構是否存在市場支配地位的同時,建議進一步豐富判斷依據,納入用戶規模、營收額等規模性、重要性指標。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