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孫金霞)為落實國家”十四五”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探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措施和路徑,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金融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扶貧發展中心鄉村振興智庫平臺于6月24日聯合召開首屆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高端論壇。
在首屆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高端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京東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太輝出席并發表演講。
“當前數字化轉型是鄉村振興和金融機構共同的發展趨勢,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利用數字化推動‘雙鏈聯動’,破解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緩慢的困局。‘雙鏈聯動’是遵循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同存共榮的邏輯思路,重點是通過協同共享基礎設施、數字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推動金融服務供應鏈和鄉村產業供應鏈可以在彼此的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實現客戶、數據、渠道、場景的聯動,從而實現農村金融服務和鄉村產業發展的相互促進與質效提升,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朱太輝說。
關于當前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鄉村建設的協同基礎,朱太輝表示有3個方面: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基礎設施方面的軟硬協同,數據收集治理應用方面的全流程協同,數字科技賦能和統一信息系統集成賦能的點面協同。同時,金融機構開展的助農服務站、鄉村產業鏈式服務、整村授信、線下網點智能化改造與移動展業、銀政企合作、金融村官等模式探索,為全面推進“雙鏈聯動”戰略提供了實踐支撐。
朱太輝還對未來如何全面推進金融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的“雙鏈聯動”模式提出了建議,“需要利用好四大抓手:一是數據抓手,既為數字鄉村治理提供工具,也要加強鄉村振興數據治理基礎設施應用,強化金融數字化服務的數據基礎。二是產業抓手,既要與核心企業合作強化供應鏈金融服務,也要推動供應鏈上實體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三是生態抓手,既要全面構建農村普惠金融特色生態,也要借助科技公司技術優勢提升數字化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四是渠道抓手,既要做強做優金融服務網點和移動金融服務,也要做好做細“金融村官”制度。”
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區域金融專委會主任楊德勇就地方政府如何用好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做出了詳細的闡述,并指出金融發展差距是經濟發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他分析了政府在利用金融資源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如,就地方政府如何用好各類金融資源,楊德勇表示,首先應該做好頂層設計,其次是引進各種金融業態并努力完善金融體系,利用好數字金融來努力改善金融環境,推進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各類金融創新等。
農業發展銀行研究院副院長王吉獻從農發行的實踐角度,重點介紹了農發行支持鄉村振興的實踐。農發行充分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堅持“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的戰略定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積極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推動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在論壇開幕環節表示,農業農村現代化對于解決社會的基本矛盾、共同富裕問題等都有重要意義,金融作為支持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工具應該發揮其積極作用,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總結已有成功的普惠金融的經驗,并對未來金融如何支持鄉村振興提出寶貴建議。
與會專家也紛紛表示,此次會議探討了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金融的角色和工作,這是學術界、理論界聚焦現實經濟生活和國計民生的一種表現。希望論壇可以一直舉辦下去,為我國鄉村振興,特別是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理論和實踐層面的經驗和方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