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9月27日,大商所發布通知,開展生豬期貨協議交收業務,即日起在現有合約上實施。
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旨在順應“運豬”向“運肉”轉變的政策發展方向,將擴大生豬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深度和廣度,更好服務生豬保供穩價和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
據通知,生豬期貨協議交收包括提貨地點協議交收和白條豬肉協議交收兩項具體業務。提貨地點協議交收是指生豬期貨交割庫與買方客戶之間、車板交割買賣雙方之間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確定實際提貨地點和相應的地點升貼水以完成交割。白條豬肉協議交收則是指買方客戶通過與具備生豬屠宰資源的交割庫或車板交割場所協商,到相關屠宰企業接收白條豬肉,來替代生豬完成交割。
據介紹,自今年5月1日起,廣東省暫停省外屠宰用生豬(種豬、仔豬除外)調入。
一方面,跨省調運政策收緊疊加各地疫情散發,給期貨市場買方參與交割帶來了不便,也造成了區域間價差的頻繁波動,降低了交割庫參與的積極性,影響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以豬肉形式替代活豬進行跨省調運已經成為生豬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生豬期貨交割需要為未來以豬肉為主要運輸形態的現貨市場做好過渡準備。
市場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生豬期貨協議交收業務的推出,可以豐富交割庫和客戶間的溝通渠道,提高各方參與交割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提供更多的交割選擇和交割資源,有效提升交割效率,擴大生豬期貨服務產業覆蓋面。
“大商所此次根據市場實際,適時推出生豬期貨協議交收業務,使買方擁有了更多接貨選擇。”永安資本生豬期現經理劉川分析,在生豬交割過程中,先是賣方“舉手”,再由交易所根據買方“志愿”對買賣雙方進行交割配對,在交割地不確定的情況下,買方可能會遇到不能跨省調運或者交割地沒有屠宰渠道的問題,有時會略顯被動。提貨地點協議交收凸顯出了生豬集團交割庫的優勢,可以讓買方就近選擇有屠宰資源的地點更為便捷地接貨,而白條豬肉協議交收則可以降低跨省調運難度,增加終端買方交割的便利性和多渠道買方的參與性。
對于該項業務的推出,多家生豬期貨交割庫均表示充分認可,并已做好業務準備。
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提貨地點協議交收的舉措能有效解決不能跨區調運的難題。例如,江蘇的買方客戶在交割時匹配到四川的提貨地點時,可以通過雙方的友好協議,通過補償區域升貼水的方式,實現江蘇提貨、當地屠宰。
“作為集團交割庫,德康在全國眾多的省份均有生豬養殖布局,具備向市場提供提貨地點協議交收服務的條件,我們非常有意愿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向市場提供相關服務。”該負責人表示。
新希望六和交割業務負責人李青也表示,集團可以協助買方客戶對接交割分庫附近的屠宰企業,便利買方客戶選擇是否進行白條豬肉協議交收。考慮到每批次交割生豬的到廠重量、宰后出肉率、副產品回收值、凈白條損耗等指標差異較大,買方客戶可進一步與屠宰企業協議,確定白條豬肉交收的具體單價。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生豬期貨上市后,大商所一直保持對現貨市場的跟蹤研究,通過增設交割庫、調整區域升貼水等方式,不斷提升生豬期貨同現貨市場的匹配融合,促進市場功能逐步有效發揮。在新一輪“豬周期”已開啟的背景下,大商所經過充分調研并廣泛征集交割庫、產業企業意見,在不影響交割制度和流程前后一致性的基礎上,推出生豬期貨協議交收業務,是踐行“為市場辦實事”、提升市場運行質量的重要舉措。
大商所上述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堅持“一品一策”工作思路,聚焦生豬產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和現貨市場變化,持續調整優化合約規則,支持更多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通過設立交割庫的方式參與期貨市場,進一步增加可供交割資源,更好地維護生豬期貨平穩運行和功能有效發揮,推動筑牢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之基。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