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遼寧訊(記者 田耿文)新春開工之際,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期貨和期權(下稱“豆系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已滿月。一個月來,在境內外市場各方的支持與呵護下,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境外客戶參與較為積極,各方反映良好。
作為我國首個以境內特定品種方式實現全系對外開放的金融衍生品板塊,豆系期貨期權引入境外交易者備受境內外市場關注。
據統計,截至2023年1月底,已有來自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49家境外客戶參與了豆系期貨期權品種的交易,其中不乏嘉吉、路易達孚等境外大型產業客戶,一些客戶的交易還涉及多個品種合約。
嘉吉在豆系期貨期權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的首日即參與了交易。嘉吉風險管理亞太區負責人董宇昕表示,嘉吉的不同業務部門在經營過程中都深度使用大商所的品種和工具,比如,糧油板塊通過豆粕、豆油期貨的交易,實現對壓榨利潤的鎖定;風險管理部門則利用豆粕期權等交易,降低相關頭寸的風險。“特別是在開展風險管理業務過程中,不少客戶都有通過大商所大豆相關合約進行套保的需求,在引入境外交易者后,我司可以直接使用境外主體進行交易,為我司開展相關業務、服務客戶提供了極大便利。”
作為一家經營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企業,中商外貿(新加坡)有限公司也積極參與了豆系期貨期權品種的交易。“我們使用豆一期貨、豆粕及豆油期貨和期權作為現貨貿易的風險對沖工具,并且會在豆油、棕櫚油之間做一些套利交易。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油脂油料消費市場,期待大商所期貨市場在價格發現、風險管理方面更好地服務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揚說。
光大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侯雪玲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近一個月來,國內豆類期貨市場走勢充分反映了現貨市場情況。進口大豆方面,市場關注點從阿根廷產區迎來降雨利好產量逐漸轉為美豆出口旺盛、國內備貨需求釋放,豆二、豆粕、豆油的走勢先抑后揚。相比之下,受俄羅斯上調大豆出口關稅、繼續擴種大豆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政策支持力度將提升等因素的刺激,豆一期貨呈現上行態勢。“我們注意到,1月份國內豆類期貨走出較強的獨立性,相比于其他品種走勢主要受外盤的引導,豆類期貨走勢更多受到國內供需的影響,這一點在豆粕、豆一的市場表現上最為明顯。可見,大商所豆類期貨定價自主性、合理性和效率性表現較好,這也為吸引境外客戶參與提供了良好基礎。”
記者了解到,2022年底以來,多家期貨公司與境外中介機構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宣講推介,內容既包括我國期貨市場風控制度與監管體系等宏觀方面,也涵蓋豆系品種合約要點與品種業務細則、參與途徑與流程等具體細節。例如,國泰君安期貨圍繞豆系品種對外開放,向海外產業和金融客戶舉辦了多場路演和產品推薦;磐石金融有限公司就新增開放品種及交易機會與農產品領域目標客戶逐一電話交流。這些活動為境外客戶充分了解豆系品種開放情況并順利參與交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期貨公司和境外中介機構,銀行系金融機構也積極為境外客戶參與豆系期貨期權品種交易添磚加瓦。中銀國際環球商品(英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磊告訴記者,中銀國際環球商品已經與中銀國際期貨就境外交易者及境外中介機構在豆系品種對外開放中的參與方式、結算流程、外幣質押保證金方式等工作密切溝通,并持續完善相關機制流程,力求為境外客戶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提供優質服務,更好地助力我國豆系品種對外開放。
在此過程中,相關金融機構還結合業務實際,就換匯、結算、市場培育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優化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豆系品種服務全球客戶的水平。
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豆系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是期貨市場推動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的具體舉措,有助于加快建立期現貨協調匹配的國內統一大市場,提升大豆“中國品質”和“中國價格”的全球影響力。考慮到2022年9月份相關品種已向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開放,全球的大豆產業企業能夠根據自身業務需要,選擇合適的途徑利用中國期貨市場的“工具箱”進行風險管理,實現精耕細作。下一步,大商所將繼續堅持“一品一策”方針,將大豆系列品種做大做強,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和功能發揮水平,更好地服務全球大豆產業以及國家糧油安全戰略和農業強國建設。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