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經過多年不斷地推進和發展,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逐步形成了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為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
同時,我們也看到,綠色金融在總體上還存在發展速度較慢、融資成本依然偏高等方面的問題。如何更有效地引導金融資源特別是信貸資金流向綠色產業領域,是當下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這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在政策引導層面,要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頂層設計,通過制定并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措施,更有效地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綠色發展領域,并與有關部門形成合力,在綠色擔保、綠色保險等方面給予更多更實的政策支持。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需適應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在增大綠色金融供給力度的同時,因地制宜地創新推出相應金融產品,如綠色投資基金、綠色債券等,為綠色發展量身定制個性化、多樣化和差異化的服務,滿足綠色產業的多樣化融資需求。還可以探索基于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的金融產品,將環境權益轉化為融資工具,為綠色產業提供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
建立綠色投資評估體系并有效防范化解風險也是重要一環。如,對投資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確保資金投向符合綠色產業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項目。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建立綠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即要求金融機構公開其開展綠色金融活動的具體情況及產生的效果,增加透明度,及早全方位強化風險防控,提升綠色金融對風險的預見、應對和處置能力。
此外,加強綠色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建立合作機制也頗為重要。通過專業人才的培養為發展綠色金融提供人才保障,并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推動綠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