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近年來,金融機構持續將普惠金融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完善政策制度、優化產品服務、構建多層次供給體系等,推動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
隨著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質量發展成為應有之義。
站在新一年的起點上,為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有必要在總結以往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對新的一年及更長遠的未來制定合理的規劃、周密的部署,進一步明確我國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新目標及新任務。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在出席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論壇——普惠金融十年發展回顧及展望”時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普惠金融工作需要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大范圍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在守正創新基礎上,應以新時代、新戰略、新起點為視角,著眼于構建商業可持續、成本可負擔、風險可管控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邢煒特別提到,要重點關注市場主體金融健康,貫徹負責任金融理念;要更加注重資源配置效率,不同類型商業銀行要有序競合、錯位競爭;要增強與實體經濟適配性,促進與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有機融合。
談及2024年如何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事長柏文喜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通過優化銀行網點布局,加強農村和偏遠地區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服務下沉,讓更多人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二是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開發適合小微企業和農民的金融產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務。三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降低普惠金融的運行成本。
“普惠金融的發展要建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評估和管理,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強化對風險的管理也尤為重要。”柏文喜說。
展望未來,柏文喜表示,普惠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普惠金融的服務能力和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為更多人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同時,普惠金融的發展也將促進金融行業自身創新和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