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近日,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4年工作。
會議指出,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適時強化逆周期調節,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不斷擴大金融開放,切實改進金融服務,平穩推進機構改革,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展望未來,會議強調,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持續做好
鄉村全面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會議強調,202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去年,人民銀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兩次下調政策利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市場利率下行,引導商業銀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強化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引導資金更多流向民營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薄弱環節,積極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談及2024年重點工作,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在支農支小方面,央行明確,繼續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服務普惠金融長效機制作用。持續做好鄉村全面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下階段,如何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民生銀行首經團隊表示,普惠金融聚焦重點場景的融合發展,要在民營經濟、鄉村振興、普惠養老、綠色普惠領域,加大對小微企業、涉農主體等金融支持,助力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方面,民生銀行首經團隊表示,一方面,隨著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經濟發展重心將進一步下沉至縣域,縣域地區的消費、醫療、教育、工業化及城鎮化建設需求有望逐步釋放。另一方面,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等國家利好政策頻出,多元農旅投資主體入局,鄉村旅游游客消費潛能釋放,鄉村旅游產品供給多樣,鄉村旅游迎來發展窗口期。此外,隨著農村物流體系不斷完善,社區電商、全產業鏈電商、農旅直播等新模式在農村落地,農村電商發展新動能加速成型。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縣域經濟、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領域或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期。”民生銀行首經團隊表示。
推動化解
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
會議指出,2023年,人民銀行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強化制度和機制建設,推動穩妥處置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風險。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有序推進。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完善金融風險防范、預警和處置機制。
針對2024年工作,人民銀行再度提到“穩妥推進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范化解”。
會議強調,“指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合理運用債務重組、置換等手段,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推動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推動重點機構風險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早期糾正機制,強化存款保險專業化、常態化風險處置職能。”
目前,改革化險仍是中小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推動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有助于提升金融業經營穩健性,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能力。
在受訪專家看來,下階段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化險,需要從增加資本補充,完善公司治理,堅守戰略定位,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等方面開展。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進一步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化險,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頂層設計,確保改革工作化險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二是加強政策支持,支持中小銀行更好地建立資本補充的長效機制。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按照“一省一策”要求,來設計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的具體方案。四是強化銀行主體責任。
“各省份要根據不同情況,兼顧促進發展和防范風險雙重目標,探索新機制、新模式。在改革中,不同地方改革的重點和次序應有所不同。”董希淼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應“一行一策”精準處置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與此同時,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加強風險管理能力與經營水平,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并不斷拓展資本補充渠道。此外,還應積極引入數字技術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