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新時代新征程,需充分發揮金融的重要作用,不斷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強政策和制度創新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共6個部分,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
具體來看,“兩個確保”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個提升”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兩個強化”是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突出特點是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重點任務和全面部署相結合、年度性工作和階段性安排相結合,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重點圍繞解決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政策和制度創新。”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依舊將金融支持擺在重要位置,并著重強調“信貸”方面相關舉措,提出“強化對信貸業務以縣域為主的金融機構貨幣政策精準支持,完善大中型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工作機制,強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支農支小定位”。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強化對信貸業務以縣域為主的金融機構貨幣政策精準支持是比較有新意的提法,表明下一步將對包括農商銀行、村鎮銀行在內的縣域金融機構給予更多政策支持,例如定向降準、在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和操作量上給予更多支持等。
“完善大中型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工作機制可能會要求大中型銀行設立類似于鄉村振興事業部、專業支行等,以及在體制機制方面進一步完善,更好地服務‘三農’。”董希淼表示,中小金融機構應制定科學務實的發展戰略,回歸本源、扎根本地、服務本土,以本區域內中小微企業和本地居民為主要客戶群體,在推動地方經濟增長、服務居民大眾中穩健發展,通過發展來化解風險。
同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與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相比,今年在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更注重提升數字化水平。
“當前,銀行業正處在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階段,數字化對推動銀行業持續變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持續提升。”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表示,在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更注重提升數字化水平,有助于以數字賦能解決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農村金融信用相對缺失”這一瓶頸,幫助個體分散、信用等級難識別的廣大農村主體逐步健全信用信息,獲得與之匹配的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的適配性。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在提升普惠金融數字化水平過程中,完善的信用體系建設尤為重要,健全的信用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評價客戶,從而更好發揮數字金融優勢服務農業經營主體。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完善信用信息建設,另一方面也需要合理有效利用信用信息,防止信息被濫用。
讓更多金融資源惠及廣大農村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度聚焦農信社改革,提出“分省分類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
作為中央一號文件的熱詞,農信社改革已連續出現多年。從2020年“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堅持縣域法人地位”、2021年“保持農村信用合作社等縣域農村金融機構法人地位和數量總體穩定,做好監督管理、風險化解、深化改革工作”,到2022年“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治理機制,穩妥化解風險”,再到2023年“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推動村鎮銀行結構性重組”,可以看出,在取得階段性成效后,農信社改革方向愈發明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到,“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和政府投資基金等作用。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開展高標準農田和設施農業建設等涉農領域貸款貼息獎補試點”。
在婁飛鵬看來,通過銀行體系融資、農擔體系擔保、財政提供貼息等舉措,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助推建設農業強國的合力。
“實踐表明,一些地方金融組織如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董希淼建議,應在法律地位、稅收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機構發揮機制靈活、響應快速等特點,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健康發展。
李一帆也提到,未來各類銀行機構將進一步發揮差異化優勢,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依托廣泛的機構網點布局和龐大的客戶基礎支撐,城、農商行等中小銀行聚焦轄內區域性主業,推動網點和業務相對更深入下沉鄉村基層地區,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例如,圍繞鄉村新興金融需求加速補足短板,在加大涉農信貸總量投放力度的基礎上推動信貸投向分布更加均衡,優化鄉村地區金融風險管理,筑牢鄉村金融風險防范屏障。最終,通過提供更契合“三農”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更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讓更多金融資源惠及廣大鄉村地區,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強有力和更高質量的金融支持。
在保險保障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實現三大主糧全國覆蓋、大豆有序擴面”“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推進農業保險精準投保理賠,做到應賠盡賠”“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其中明確,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擴大至全國,更大范圍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促進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保障農業生產,護航糧食安全。
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引下,農村金融的發展將在新的合力中迎來更廣闊的空間,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