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原主任、首席科學家張峭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這將進一步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進而有利于地方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中央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標的有17類、20多種農林牧生產標的,但地方特色的農業保險產品無論標的和險種都有更大的體量。蔬菜、瓜果、淡水和海水養殖產品,以及牛羊雞鴨等養殖類產品,是不同地區的農業主導產業或產品,發展相關的農業保險產品對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戶增收有重要意義。”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庹國柱告訴記者。
近年來,得益于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以及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的推動,尤其是在中央財政的有力支持下,我國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獲得了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特色農產品保險標的逐步增加,保費規模占比也大幅提升。尤其是自2022年開始,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政策實施范圍已擴大至全國,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的獎補資金下達地方,由地方結合實際,將獎補資金用于支持自主確定的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
“除中央財政獎補外,各地也利用本級財政自行開展本區域內特色農產品保險的獎補,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保費規模占比已從2018年的20%提高到2023年的37%,財政獎補資金總額也從2018年的110多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450多億元。”張峭說。
在助力特色農產品發展方面,近年來各地政府和保險公司因地制宜,積極推出相應的農險產品,旨在幫助農戶應對自然災害、疾病、市場波動等不可預測的風險,從而穩定農業生產,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特色農產品的健康持續發展。
在河南鄲城縣,這里盛產的黑皮冬瓜全國有名,是當地的“致富瓜”。為支持黑皮冬瓜產業發展,2023年9月份,中原農險開發了冬瓜種植商業保險,每畝保費70元,為種植戶提供風險保障1000元。這也是河南省首單黑皮冬瓜種植保險,為鄲城458畝冬瓜提供風險保障45.8萬元,填補了河南省保險市場無冬瓜保險的空白。
“中原農險累計研發各類農險產品395款,覆蓋農林牧漁121余個農產品,為63款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及蔬菜等特色作物、36款養殖標的提供風險保障。”中原農險相關業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積極推進特色險保成本、保價格、保品牌的升級提檔,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保駕護航。
針對如何才能發展好特色農產品保險,張峭表示,要聚焦“一縣一業”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重點關注區域特色明顯、產業規模較大、經濟效益可觀、市場競爭力突出的特色品種,擴大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障范圍。
庹國柱表示,要發展好特色農產品保險并保障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應做好農業保險的承保和理賠。尤其需要在精準承保和精準理賠上進一步下功夫,堅決做到應賠盡賠。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