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就近就地轉化增值。推進農產品加工設施改造提升,支持區域性預冷烘干、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發展智能化、清潔化精深加工。
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可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農村經濟繁榮;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化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形成更為完整和穩定的產業體系。
當前,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已成為農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方向,也是農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銀行支持相關產業發展,既可以獲得經濟效益,還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銀行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發揮關鍵作用。
首先,銀行可以提供融資支持,幫助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設施改造提升。涉及農產品加工的項目往往是前期投入較大且回本周期較長的項目,對于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來說,如果沒有資金支持,很難從事農產品加工行業。對于區域性預冷烘干、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銀行可以設立周期較長的貸款產品,降低企業和農民的資金壓力,促進農產品初加工業的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可延長農產品保質期,增加銷售額。
其次,銀行應全力支持智能化、清潔化精深加工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是提升附加值的重要途徑,而智能化和清潔化加工則是現代產業發展的趨勢。銀行可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貸款、研發貸款等支持,推動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同時,銀行也可與科技企業合作,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技術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加速產業升級。
再次,銀行可以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企業合作,提供供應鏈融資、保理等服務,優化農產品供應鏈,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銀行還可以積極開展金融創新,開發與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建立農產品可追溯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和信譽度;與相關機構合作,為農產品提供質量檢測和認證服務,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深度參與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