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近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召開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會議明確,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已經啟動,立法進程將加快推進。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3月3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在回答有關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問時表示。
通過立法保護民營經濟,凸顯出國家對民營經濟保護的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將極大提振民營經濟的信心。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民營經濟痛點,呼吁立法解決實際難題。
民建中央在提案中建議,盡快組織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爭取《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制定出臺;健全完善民營經濟法律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工商聯主席俞建尤為關注“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的問題。他表示,廣大民營企業迫切期待能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由法律加以規范化、定型化以保證穩定性。
“期待能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一致性、穩定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切實從法律制度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用硬實措施落下來。”俞建表示。
近年來,為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各個層面、多個部門先后出臺系列政策舉措,與金融機構共同努力,推動民營企業融資持續量增、面擴、價降,全力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尤其是自2023年以來,包括《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等在內的多項政策舉措相繼出臺。多個部委還出臺了涉及數十項針對性配套措施。
經過多方努力,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超過41.2萬億元,全年增加3.8萬億元,同比多增9500億元;授信戶數716萬戶,全年增加116萬戶,同比多增8萬戶。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在當下背景下,通過立法來確保民營經濟穩定發展恰逢其時、彌足珍貴。同時,這也為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陸續出臺,關鍵還是要一一落實好。”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
座談會還提到,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工作將總結實踐經驗,鞏固改革成果,回應企業關切,補齊短板弱項。聚焦民營企業核心關切,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一致性穩定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促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切實從法律制度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用硬實措施落下來。
“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大趨勢下,民營經濟前景可期,民營企業大有可為。”劉結一表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