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提出,針對不同群體的支付習慣,統籌力量打通支付服務存在的堵點,彌合數字鴻溝,著力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發展迅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進金融普惠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銀行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占比下降,在一些消費場景和消費群體產生了新的問題和堵點。例如,老年人和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依然偏好使用銀行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對移動支付存在不習慣、不適應等現狀。
對此,銀行業應關注不同群體的需求,全面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比如,針對外籍來華人員,銀行應提供便捷的國際匯款和支付服務,支持多種國際貨幣結算,減少匯兌風險和手續費;推廣移動支付,并提供簡單易懂的操作指南,方便外籍來華人員的日常使用等。
銀行應全面落實“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工作要求,向客戶宣傳各種支付方式的特點和優勢,并對員工進行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操作和引導客戶使用相應的支付方式。同時,簡化大額刷卡和小額掃碼的支付流程,并加強對大額刷卡交易的風險監控,防范欺詐和風險事件的發生,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還應隨時關注支付行業的發展動態,不斷改進和創新支付服務,以適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
為全面提升客戶服務體驗,銀行還應關注客戶的小眾需求,注重“適老化”服務,通過數智賦能,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無障礙的金融服務。同時,推出智能終端適老化專版和手機銀行關愛版等,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
在現金支付方面,銀行可以發揮線上、線下的綜合服務優勢,提供更快捷、便利的現金服務。比如,為老年人和外籍來華人員設置專門的服務窗口或區域;提供多語言的指示牌、宣傳資料和服務指南,方便外籍來華人員了解現金服務流程等。
總之,關注不同群體的不同的支付需求和偏好,能夠讓銀行吸引更多客戶,體現了銀行的社會責任和人性化服務,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增強自身競爭力,構建更包容、公平、便捷的金融環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