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連日來,工商銀行積極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作部署,深入開展“普惠金融推進月”行動,在春耕和企業生產的關鍵時期,針對小微客群融資需求,主動提供“精準、流暢、聰明”的數字普惠服務。
光伏發電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綠色能源轉型、引領先進制造業等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同時在帶動鄉村農戶增收上發揮重要作用。
“工行積極踐行綠色信貸理念,通過創新數字普惠產品,助力鄉村農戶‘收獲’陽光,實現增收,為發展光伏產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持。”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各類光伏項目中,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電站選址靈活的優勢,在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利用當地的光照資源,可以為農村地區提供清潔、可靠的電力供應,推動農村能源轉型。電力出售也為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創收機會,促進可持續發展。但是,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較高,農戶需要承擔一次性的大額資金投入,資金回流慢。這增加了農戶短期經濟負擔,降低了他們參與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積極性。
“為緩解農戶投資光伏項目面臨的短期資金壓力,我們創新推出‘光伏+鄉村振興+數字供應鏈金融’的綜合服務模式。”據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模式將國內知名的光伏生產研發企業確立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構建出能夠“一點對接全國農戶”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
“該模式不僅為農戶提供購買光伏發電設備所需的貸款支持,顯著提升了核心企業的市場推廣效能,還針對光伏發電收入波動特點,合理規劃還款方案,確保農戶每月都能獲得穩定的收入。”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
客戶董大伯就是受益農戶之一。董大伯是村里的致富能手,承包土地種瓜果、養牛羊,最先用上沼氣新能源,他一直希望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太陽能發電站,用上自家屋頂發的電,但因資金原因未能實現。
“我之前在廣播里聽到,工行為光伏發電設備購買提供貸款服務,老百姓可以貸款買下設備,用高性能光伏板生產免費清潔能源,發電入網售電還貸。計算了一下,安裝電站不花錢,發電全靠太陽能,每年能省下不少電費,還完貸款,一套20萬元的太陽能電站歸我所有,每年還能賺幾千塊錢,我越想越高興,于是就撥通了客戶經理的聯系電話。”董大伯說。
幾天時間后,董大伯便接到了客戶經理的電話。“大伯您好,貸款已通過審批,屋頂的電站2小時內送達安裝。”客戶經理說。
如今,在全程一站式金融服務下,董大伯如愿建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光伏電站。在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信貸員的視頻指導下,他還學會了通過手機實時查看發電量和售電額。
接下來,工商銀行將以“普惠金融推進月”行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讓“精準、流暢、聰明”的數字普惠服務走進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