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資金投入。深化產融合作,與金融管理部門加強協作配合,探索“股貸債保”聯動等方式,加大金融對制造業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制造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建設制造強國離不開金融機構的鼎力支持。而在支持制造業各環節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業更需以最“善解人意”的方式提供不留死角的支持與扶助,主動作為。
對于制造業企業,特別是關系到穩就業、穩投資、穩預期的制造業重點領域核心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適當放寬貸款審批標準,在實現經濟效益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增加對制造業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同時,延長流動資金貸款時間,有效解決融資期限與企業實際用款年限不匹配的問題,為有中長期資金需求的制造業企業解決資金流動性短缺的問題。
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針對重大戰略項目,如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可以提供專項貸款和優惠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對于制造業領域中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同樣不可或缺,這些企業對整個制造業的提質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格外關注這一類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主動作為,為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同時,與各級政府部門、擔保機構等加強合作,共同為遇到經營困難但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制造業領域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此外,為防范自身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需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建立風險補償基金,降低銀行信貸風險。
在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進一步探索抵押、質押方式更為靈活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產品,為制造業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滿足制造業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除間接融資外,銀行業金融機構還可以根據相關制造業企業應收賬款、商業票據、可用于抵押的資產較多等特點,為其承銷定向資產擔保債務融資工具、超短期融資券等,提供直接融資支持。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服務并不能覆蓋制造業企業的全部金融需求,還需要其他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例如,保險機構可以通過產品質量保險、企業財產保險等,幫助企業轉移風險,使其能夠更加專注于生產和經營。證券公司是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橋梁和紐帶,承擔著直接融資的中介角色,應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通過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為制造業企業引入更多長期資金。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