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推廣“節水貸”融資服務,探索推廣取水權、排污權等權益類抵押模式,加大對節水產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水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入推進,以節水產品裝備制造、節水管理服務咨詢等為主要內容的節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積極響應
“節水貸”在多地落地
江西宜春市袁州區贛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從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為主的企業。由于節水項目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
在江西宜春市水利局、中國人民銀行宜春市分行和袁州區水利局共同指導推進下,今年8月1日,宜春農商銀行袁州支行成功向該企業發放“節水貸”資金400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鋰電廢渣消納場相關污水收集處理回用設施建設及運營。
“這筆4000萬元‘節水貸’資金的到賬,有力促進了企業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及管網高標準建設,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動企業加快高質量發展。”該企業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該筆貸款標志著目前江西全省最大單筆‘節水貸’成功落地,對全省節水融資服務發展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進一步釋放節水產業現有勢能和發展潛力。”江西省金融監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江西全省累計發放“節水貸”資金已達2.1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除江西外,截至去年末,江蘇、福建、浙江、河北、山東等多地首單“節水貸”業務陸續落地。
例如,在遼寧,在遼寧省水利廳和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指導下,今年1月份,鐵嶺調兵山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一期)“節水貸”金融服務項目順利簽約,遼寧農商銀行調兵山支行為該項目授信8000萬元,標志著遼寧省首筆“節水貸”正式落地。
金融助力
節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7年,節水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水產業發展格局。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節水技術工藝、產品裝備制造和管理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在受訪人士看來,通過明確的時間節點和具體的產業發展目標,我國將系統推進節水產業全面升級,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變。
在廣東江門市,作為新會銀洲湖紙業基地領軍企業的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致力于節能減排與水資源高效利用。今年7月份,該公司成功獲得工商銀行江門分行、中國銀行江門分行為其發放的“節水貸”3500萬元資金支持。該筆資金將用于1.2萬立方米/天的中水回用項目建設,建成后,不僅能大幅提高非常規水源利用率,還將有效減輕對潭江(銀洲湖水道)的取水壓力。
江門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筆資金的落地,不僅能帶來顯著的水經濟效益,還將成為行業內外節水減排的標桿,引領更多企業加入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行列。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節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累計推動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714項,吸引社會資本95億元。23個省份出臺“節水貸”金融產品,貸款金額超過2100億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