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7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7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35%,5年期以上LPR為3.85%,均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
為應對LPR下降帶來的息差進一步收窄,多家銀行陸續(xù)發(fā)布利率調整公告。其中:工商銀行下調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至1.35%、1.45%、1.75%、1.8%,此前分別為1.45%、1.65%、1.95%、2.00%。截至一季度末,中國銀行業(yè)平均息差為1.54%。相較于2023年底的1.69%進一步縮窄15個基點。
穩(wěn)定且合理的息差能夠確保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獲得足夠收益,以覆蓋運營成本、風險損失,并為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維持銀行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
面對息差收窄,除了降低存款利率,銀行還需要多渠道降低運營成本。
首先,需拓展低成本資金來源,強化成本管控,對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價格敏感型產品進行精細化管理,降低存款成本。把握市場利率比較寬松的時期,通過發(fā)行金融債券等方式,持續(xù)降低負債成本,有效對沖息差收窄的影響。
其次,需不斷降低資金閑置成本,運用更精確的數(shù)據分析和算法,提高對資金流入和流出的預測準確性;充分考慮宏觀經濟因素、行業(yè)季節(jié)性特點、客戶行為模式等多方面因素,使預測更貼合實際情況;建立高效資金調度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各分支機構和業(yè)務部門資金余缺情況,及時在內部進行資金調配,確保資金流向收益更高的業(yè)務領域;將不同來源和期限的資金整合管理,進行更有效的配置。
再次,需借助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風險評估和客戶管理效率,降低業(yè)務成本。同時,充分發(fā)展線上業(yè)務、手機銀行、自助機具等功能,降低物理網點運營成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