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近日,浙江省在“氣象+金融”領域又有創新,臺州玉環成功發放首筆“氣象貸”,象山首筆“漁業氣候貸”也順利落地。在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的當下,浙江省創新“氣象+金融”服務模式,通過撬動金融杠桿,助力氣象高敏感行業災后重建、生產恢復。
“氣象貸”
支持災后恢復
每年的7月、8月是臺風多發季,在剛過去的“格美”臺風中,臺州地區出現強風暴雨。水產養殖戶劉守田說,臺風、降雨導致他養殖的魚蝦產生應激反應、死亡。浙江農商銀行系統轄內玉環農商銀行聯合玉環市氣象局推出了“氣象貸”專項貸款產品。劉守田獲得了100萬元“氣象貸”貸款,可以盡快投入災后恢復工作,購買魚苗。
“‘氣象貸’不同于傳統氣象金融產品,它在受災后接受申請,由氣象和金融部門組成的專家團隊根據災害數據和評估模型快速出具評估報告,并根據受災影響等級提供相應的貸款額度和利率。”玉環農商銀行零售金融部總經理劉嚴和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這種服務的創新,有助于提高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的效率。
“沒想到申請的貸款一天就批下來了。”玉環市清港鎮的弘達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曾美林說。
記者了解到,受臺風影響,曾美林的稻田出現了大面積的倒伏,很容易發生淹水,急需盡快收割。有了玉環農商銀行100萬元“氣象貸”的支持,他可以加快收割并將水稻送去烘干,保證水稻的品質和產量。
“‘氣象貸’是信用貸款或‘信用+保證’類貸款,個人最高額度是300萬元,企業為1000萬元,期限最長可達3年,貸款利率較普通農戶貸款利率下降50個BP。”劉嚴和介紹說。
據悉,為加快金融服務,助力農戶災后重建、恢復生產,玉環農商銀行啟動1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出臺利率優惠政策,建立“應急服務通道”,提供“一對一”上門服務,要求響應時間一小時以內,簡化業務手續,做到半日內辦結。同時,發動“星火助富專員”力量,開展“拉網式”排查,深入一線走訪調研農戶金融需求。
“漁業氣候貸”
為漁業風險管理提供新路徑
日前,象山首筆“漁業氣候貸”成功落地。
“真沒想到,我能通過氣候保險在銀行貸到錢,真是幫了我大忙。”寧波黃避岙鄉漁民柴大哥收到象山農信聯社40萬元“漁業氣候貸”后激動地說。
柴大哥擁有養殖黃魚6米×6米的網箱50個,現有黃魚幼苗10萬尾,中苗3萬尾。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養殖風險日益劇增,柴大哥亟須完善基礎設施抵御氣象災害,但建設資金成了“攔路虎”。
為緩解這類人群的養殖風險,象山農信聯社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波監管局、寧波市氣象局等部門指導下,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了“漁業氣候貸”,為漁業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融資路徑。
“我們以氣候保險為創新切入口,綜合運用氣候適宜性等級、氣象災害風險等級、防災減災能力等數據,實行利率傾斜,貸款利率由5.67%降至4.0%。”象山農信聯社公司業務部總經理韓學鋒對記者說。
為助力鄉村振興,象山充分發揮氣象和保險職能優勢,為從事漁業養殖、捕撈等企業及個人提供具有保障性、便利性、實惠性的金融服務。
前不久,中國氣象局印發了《金融氣象科技創新工作方案(2024—2030年)》,旨在統籌布局金融氣象科技攻關任務和創新體系建設,推動氣象新質生產力發展。“氣象貸”“漁業氣候貸”是金融創新與氣象服務相結合的典范,不僅提高了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效率,也為受氣候影響的行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