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劉媛媛
本報記者 郝飛
日前,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以下簡稱“會議”)提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老大難”問題。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是打破信息不對稱、便利企業融資的重要舉措。要認真落實國家要求,結合上海實際,高質量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質效。
會議還提出,要促進供需雙方對接,重中之重是加強各類涉企數據的歸集和治理,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平臺數據供給與金融機構需求深度對接、有效匹配,并加強數據治理。要把握定位,突出導向。
近期,有多地部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相關工作。其中,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深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完善“政銀擔”合作機制,引導平臺、銀行、擔保機構等多方機構合作,合理分擔信貸風險。優化信用融資激勵機制,對通過廣州“信易貸”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融資成效明顯的金融機構,加強客群引流、產品推介、媒體宣傳等支持力度。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南京市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工作方案》,提出引導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與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開展系統對接。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各地部署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等工作,對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有如下促進作用:一是緩解信息不對稱。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可以整合和共享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意愿和信心。二是降低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提高融資效率。三是促進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和活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服務。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認為,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通常由政府部門或權威機構主導建設,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銀行通過平臺獲取的信用信息更加可靠,從而增強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任度。這種信任度的提升有助于銀行更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編輯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