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釋放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民營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主體,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從短期紓困到長效賦能,針對民營企業階段性需求,金融機構正積極行動,緩解企業融資“慢、難、貴”等問題,多措并舉提振民企信心。
創新特色融資產品
以往,企業為獲取貸款需對接多家銀行,不僅耗時費力,而且貸款獲批及授信額度均存在不確定性。同時,銀行客戶經理在服務對接的過程中,缺乏客觀量化標準,也面臨著評估精準度不足等挑戰。
針對這一痛點,交通銀行創新“主動授信”業務營銷模式,通過匹配小微線上產品體系,與內外部數據源合作,運用大數據、隱私計算、數據沙箱等技術,事先為企業核算出預授信額度,幫助客戶經理精準判斷目標客戶,實現主動送“貸”上門,確保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有需求的企業。
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企業融資效率,也優化了客戶經理的工作流程,實現了銀企雙贏。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交通銀行主動帶著額度上門,大幅減少了我們去聯系多家銀行的選擇成本,還為我們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務方案,無需抵押、隨借隨還,有了這筆資金,我們迅速擴大了生產規模,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底氣。”
面對銀行業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服務方面數字化產品相對匱乏、線上化率低、金額小等痛點,交通銀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依托數字技術與數據要素的雙輪驅動,精心打造了“科創易貸”線上產品體系。
該體系全面覆蓋科技型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針對不同階段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
“針對初創期企業營收少、無抵押、傳統授信模式審批難的痛點,我行推出基于管理團隊學歷、履歷等維度進行準入的‘科創人才貸’線上標準化產品。”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成長期企業財務指標較弱、融資額已無法滿足需求的痛點,創新整合當地政府獎補政策及特色數據,打造“科創場景貸”分行特色定制產品;針對成熟期企業額度需求高、要求線上化辦理等需求,打造額度處于業界領先的產品“科創快貸”。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除交通銀行打造服務科技型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外,工商銀行“商投聯動”特色融資場景同樣值得關注。
“我行通過創新股權質押、投貸聯動等服務模式,創設‘科股貸’‘基投貸’等商投聯動特色融資場景,精準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務。”據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位于廈門的一家新材料科技型企業,主營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即將進入批量生產與銷售階段,具有較大的融資需求。
“我行在了解到企業已完成多輪股權融資后,運用專業估值技術測算了企業股權價值,并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為企業辦理了800萬元‘科股貸’業務。”工商銀行廈門分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工商銀行是第一家為我們提供貸款的銀行,為公司業務發展提供了很大助力。”企業負責人蔣先生坦言。
這一鮮活案例涉及的“科股貸”,正是由工商銀行依托并購、股權等業務的股權估值優勢,通過估值測算實現對科技型企業的價值挖掘,進而通過股權質押方式拓寬抵質押物,有效解決了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打造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廣州,工商銀行廣州分行全力打造科技金融創新高地,不斷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全力賦能科技企業發展。
“我行一直高度重視科技金融發展,在同業中率先建成‘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的組織架構,創新打造‘1+1+N’服務體系,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通過‘1+1+N’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廣州地區科創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談及“1+1+N”服務體系,上述負責人介紹說,第一個“1”是指工商銀行廣州科技金融中心,負責分行層面的系統推動及產品、機制創新;另一個“1”是指工商銀行廣州科技支行,負責具體項目運作;“N”是指工商銀行廣州分行轄內31家一級支行及近350家網點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基于此,我行將持續發揮科技金融中心的產品和機制優勢,針對中小微規模的‘創小、科小、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開發信貸、結算和國際業務等方面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便捷的線上金融服務,讓企業能更高效地辦理科技金融業務,持續提高服務覆蓋面。
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下一步,我行將聚焦‘工’與‘商’主責主業,加大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力度,運用‘股貸債保租托’多元化產品、專業化服務和全球化支持,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布局資金鏈、服務鏈,為各類民營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接續式服務。”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還將向“深”、向“新”發力,優化政策資源配套,增加金融服務供給,以金融服務“組合拳”助力民營企業克服困難和挑戰,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