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總體評估,完善過渡期后幫扶政策體系。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2月24日表示,過渡期結束后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而是要分類完善,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制度機制。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銀行肩負著不可或缺的責任和使命。
在這一階段,資金精準滴灌是關鍵。銀行針對脫貧地區產業特點,發放脫貧小額信貸,幫助脫貧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實現增收致富。未來,這種精準金融服務仍需延續。銀行可深入調研鄉村優勢產業,依據產業周期和資金需求特點,量身定制金融產品。如,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涵蓋設備購置、原材料采購的中長期貸款;針對鄉村旅游項目,發放用于景區設施建設、民宿改造升級專項貸款,讓鄉村經濟“活”起來。
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鄉村金融可得性同樣至關重要。不少偏遠鄉村金融服務網點較少,銀行應加大鄉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合理布局服務網點的基礎上,增設自助取款機、助農取款服務點等設施。同時,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推廣線上金融服務,打破金融服務地理壁壘,使金融資源順暢流入鄉村各個角落,激活鄉村經濟發展每個“細胞”。
除資金支持外,銀行還應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鄉村發展提供“融智”支持。組織金融知識下鄉活動,開展金融知識講座和培訓,向村民普及信貸政策、投資理財、防范金融詐騙等知識,提升村民金融素養。針對鄉村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財務管理、市場分析、產業規劃等咨詢服務,助其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在服務創新上,銀行需不斷探索契合鄉村發展新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如綠色金融支持鄉村生態產業、供應鏈金融助力農業產業鏈發展等。
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金融主力軍,未來銀行應以責任擔當為筆、金融服務為墨,在鄉村廣袤土地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愿景貢獻金融力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